清兵的威脅,朝鮮朝廷又到處拉壯丁,讓大量的朝鮮有錢人,拖家帶口,帶上農奴,開始向各個港口逃離朝鮮。
而朝鮮的所有港口,除了清兵占領區,都有明軍駐軍,當地官員根本不敢阻止。
作為回報,當地官員的家眷及麾下農奴,可以提前登船先走。
一時間沿海各地的朝鮮地方官,都成了裸官。
而朝鮮周邊的白翎島、龍遊島、安眠島、珍島、巨濟島,等等,擠滿了朝鮮的難民,總數將達到五六十萬。
補充軍糧的沈家、鄭家海船,也開始直接往這些地方運糧食,以保證島上的難民食物充足。
來的時候,裝滿了糧食,返程的時候,將裝滿了難民,運往濟州島。
而濟州島,不僅成了難民及糧食的中轉站,也早已有幾十萬軍眷,在島上等待乘船前往大明。
不過他們並不知道,這個大明和他們心中想象的大明,有些不一樣。
“排隊排隊!排好隊!
都已經到薑大君的封地濟州島了!
清兵也好、你們原先的朝鮮朝廷,除非他們能飛,不然永遠都不會威脅到你們的安全了!
所以不要急!好好排隊!在場的所有人都能前往大明。
就算今天沒排上,還會有明天,後天,碼頭有提供免費的食物和地鋪,大家儘管放心!”
鄭家嫡長子鄭森,被調到了這裡,維持秩序的同時,組織所有的朝鮮軍眷登上鄭家的福船。
而如今,他也從正八品團練副使,直接升到了東宮詹事府主薄,從七品文官。還是撫軍太子嫡係屬臣。
總算又組織完成了一批軍眷上船,船隻已滿,通道被關閉,鄭森也得以透口氣。
嗓子都快喊啞了的鄭森,來到碼頭跟同族的船隊總指揮閒聊。
“海弟,從南洋運糧來的時候,一路上可還順利?”
被稱之為海弟的,是鄭森從叔鄭芝鵬的次子鄭海。
鄭家出了一門三總兵、兩東宮選侍、一文官之後。
作為鄭家核心成員的鄭芝鵬,也被提為了副總兵,兩個兒子,鄭廣、鄭海,也都開始為太子效力,一個統領了一個鄭家廣船船隊,一個統領了一個鄭家福船船隊。
鄭海比鄭森小了一歲,虛歲二十一,卻已經是老海狗,加上鄭家與生俱來的行海天賦,讓他統領一支幾十條福船的船隊,在明軍水師控製的海域航行,那是綽綽有餘。
年輕的鄭海,正是最活潑的時候,遠洋航行也確實把他憋的夠嗆,所以格外的活躍。
看到從兄鄭森過來,特彆是看到鄭森身上那繡著鸂鶒補子的官服,鄭海是那叫一個羨慕,再看身上的熊羆補子。
明明年紀輕輕,就身居從五品高位,但看到兄長身上的鸂鶒補子,鄭海怎麼也高興不起來,說話也有些懶懶洋洋:
“少主,你還不了解弟弟我嗎?…。。
不就是從占城運糧北上嗎?些許海路,除了枯燥些,又算得了什麼。
就是……”
說到這,鄭海看了看船舷上,正跟還沒來得及登船的熟人告彆的原朝鮮籍軍眷,臉上的表情認真了很多:
“就是返程要帶著這麼多朝鮮百姓前往占城,恐怕這一路上的顛簸,會讓船上的味道沒那麼好聞。
且,如若出現生病,隨船的醫匠和藥材,恐怕會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