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罷劉瑤誅殺黃皓的計劃,董允倒吸了口涼氣。
“果真有你所說的那種東西?”
“嶽丈放心,這玩意我一定能弄出來,必會結果那閹狗的性命。”
董允點了點頭,忽又目露疑惑:“吾最近聽聞成都裡有首奇怪的童謠,不會就是你編出來的吧?”
“什麼童謠?跟我無關,嶽丈可彆亂扣帽子。”劉瑤否認三連。
“共中田,耕使難,日告天,身自燃。”
董允直直盯著劉瑤,一副看破謊話的得意神情。
“這‘共中田’合起來便是個‘黃’字,‘日告天’便說得是個皓字”
漢隸字體,“皓”寫作“晧”。
又被董允識破,劉瑤不答,隻嘿嘿一笑。
“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心思竟如此縝密。”董允見劉瑤默認,也跟著笑了起來。
當時,人們極其迷信童謠、讖語。
漢靈帝末年,便有“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這立獻帝而廢少帝的預言。
董卓之亂時,亦在長安流傳童謠:“千裡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如今,成都四處傳聞黃皓定遭天譴的歌謠,之後這閹豎一旦暴斃,劉阿鬥也懷疑不到旁人頭上。
“倘若真能除掉黃皓,倒是免得我日夜擔憂,防著宮中有小人弄權。”
董允說完似乎想到了什麼,又微微搖頭:“卻隻怕沒了黃皓,又來了李皓、張皓……”
他心如明鏡一般,小人讒臣的出現,罪魁禍首乃是皇帝。
沒有連夜雨,長不出狗尿苔。
如果阿鬥是個明君,自不用擔心閹豎誤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