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還是要在漢中這個根據地開展。
無論是出祁山、還是走陳倉、儻駱,都要由漢中出發。
蔣琬把劉瑤留在這裡,便是想讓他儘快熟悉漢中周圍的地形以及這裡的數萬大軍。
有朝一日能重複諸葛丞相當年的進軍路線。
“大司馬,我並不著急回成都。”劉瑤抿起稍稍上揚的嘴角,望向這位臨危受命、勞苦功高的老臣,“我要在漢中先住半年,也好與大司馬一起謀劃下一次北伐。”
“下一次?”蔣琬萬沒想到劉瑤剛打了個大勝仗,立刻就把精力投入到下一場戰爭上麵。
“殿下可有具體打算?預計何時出征?”
這位季漢大司馬似乎對時間的問題極為看重。
蔣琬今年六十有三,先帝劉備就是在他這個歲數駕崩的。
去年表弟潘濬在東吳病逝,更讓蔣琬擔憂自己命不久矣。
諸葛丞相當初讓一個比他還年長三歲的長史做繼承人,而並非選擇呼聲很高的魏延或者楊儀。
為的就是讓蔣琬能夠“蕭規曹隨”,擔負起興複漢室的重任。
想到諸葛亮,蔣琬腦海裡又出現了費禕的身影。
費禕這幾年在尚書令的位置上乾得不錯,或許再過三四年,自己就能把軍國大事放心地全部交給他。
而在這之前,蔣琬唯一的心願,便是在剩餘的風燭殘年裡打一場漂亮的北伐勝仗。
而這一仗,很有可能就是劉瑤口中的“下一次”。
“大司馬執掌軍權,下一次北伐是什麼時候,當然還請大司馬定奪。”劉瑤雖心裡早有規劃,卻也不能越俎代庖。
“哈哈。”蔣琬撫須而笑,“臣老了,精力遠不如從前。不過若殿下問起北伐之事,老臣倒有一點建議。”
“大司馬請講。”劉瑤洗耳恭聽。
這些年,蔣琬並非沒有思考過如何北伐。
諸葛丞相最後幾次北伐都沒有取得顯著戰果,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出蜀入秦的道路實在是太難走。
於是,自知軍事能力遠不如諸葛亮的蔣琬打算開辟另一條伐魏之路。
這條路他還沒與任何人商量過,始終埋藏在內心之中,等候智者的出現方能分享。
而劉瑤,便是當前最符合條件的智者。
能發明爆炸竹筒滅敵,能想出各種詭計奪取隴西、金城,能打敗趙儼那個狡猾的老狐狸……
這位年輕的安定王也一定有辦法能幫助自己實現這條另類的伐魏之路。
所以,當劉瑤談起下一次北伐時,蔣琬這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仿佛一下子有了三十多歲的心臟。
他內心狂跳不已,迫不及待想把自己這些年的想法說出來。
“不要北伐,我的建議就是不要北伐!”
蔣琬這句話把劉瑤和薑維全給整不會了。
不北伐?
這算哪門子建議?
蜀道衫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