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水行船(1 / 2)

比賽劃船,終點懸掛兩張白布。

船到達終點後,駛船之人在白布上寫字,誰先寫完誰就算勝出。

若在旁人看來,這是場非常公平的比賽。

可劉敏心頭卻湧出一股無名之火來。

這種賽程,相當於劉瑤在比船速的同時,還要與他比一比寫字的快慢。

自己可是草書大家,劉瑤如此比賽,難道是故意讓著自己不成?

劉敏悶哼一聲,暗道就算對方是皇子藩王,自己今日也絕不謙讓。

畢竟,用哪種樓船參與東征,可是關乎軍國大事。

於是,一切準備妥當後。

當令旗一舞,劉敏便快速搖動長櫓,駕駛小舟如出弦利箭般向百丈之外的白布而去。

由於航向朝西,屬於逆水行舟,劉敏不僅需要通過長櫓推動小舟與水流對抗,更要用長櫓把握方向,避免船隻偏航。

長櫓作為模仿魚兒擺尾而造出的劃船工具,比起以前的槳棹效率更高。

民間曾說,一櫓頂三槳。

劃槳時,必須有一段動作是將槳葉從水中抬出,再重新落回水裡以撥動水流推船前行。

這樣就難免要做一段無用功,平白耗費力氣。

而長櫓的櫓板可以在搖動時一直處於水麵以下,從間歇劃水變成連續劃水,大大增加了劃船效率。

尤其是這種單人小船,櫓的優勢遠大於槳。

可這些長櫓相較於槳棹的優勢,在劉瑤的螺旋槳麵前,卻蕩然無存。

劉瑤的三葉銅製螺旋槳,不僅完全沒在水下,而且從流體力學上來講,效率比櫓還高。

而且哪怕不會劃船的人使用,隻要能把齒輪轉動起來,就能推動小舟航行。

劉瑤雖對螺旋槳頗為自信,卻也不敢大意。

他拚命推動曲柄,給螺旋槳傳送動力。

不過,兩艘小船剛開始在水流相對平緩的水域航行時,擅長搖櫓的劉敏還是領先了半個船頭。

岸上眾官員,有個彆還對劉瑤有所期待的,此刻也全都泄了氣。

薑維暗暗著急,雙手緊緊搓在一起,仿佛在幫劉瑤一起使勁兒。

可隨著水流越來越急,長櫓愈發不好操縱,劉瑤的螺旋槳船反倒後來居上。

行到五十丈時,直接換成劉瑤甩出劉敏整整一個船身。

“這,這怎麼可能?!”劉敏額頭上冒出黃豆大的汗珠,埋怨自己終究年事已高,駛起船來竟比不過十六七歲的小夥子。

他甩開膀子,用足十分力氣,緊緊咬住劉瑤的船尾。

可無論怎樣,兩隻小舟的距離依舊在漸漸拉大。

劉敏這才意識到,並非是力氣大小的問題。

對方那艘用螺旋槳推進的小船,航速的確比自己這種搖櫓小船要快。

突然,一道激流從側麵襲來,先後打亂了兩條小船的方向。

船頭不再對準懸掛白布的終點,而是朝岸邊偏移。…。。

劉敏連忙擺動櫓柄,調整姿勢,再次將船頭衝向白布。

不要小瞧這條長櫓,它既是讓船行進的動力,也可以隨時改變航向,完全不需要設置船舵。

劉敏瞧了一眼劉瑤,見他的小舟仍在偏移,心頭暗喜。

經過觀察,劉敏發現對方船尾上的螺旋槳後麵,掛著一隻大舵。

既然有舵,說明甲板上的齒輪和曲柄隻是單純能讓船向前航行,並不能轉向。

轉向還需要靠船舵。

而此時,劉瑤正全力推動螺旋槳,沒有多餘的手去掌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