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瑤並非要害東吳,而是在確定東吳必將失敗後,不願去做無用之功。
反而要將東吳的這次失敗,化作自己明年八月東征的煙霧彈。
“殿下,既然答應東吳四月一同伐魏,可咱們到時候真的去麼?”蔣琬明顯不打算一年之內連續發動兩次戰爭。
“當然了,做人哪能不講誠信?”劉瑤嘿嘿一笑,“不過,我打算虛張聲勢應付一下也就罷了。”
隴西大捷之後,曹魏在雍涼的勢力大減。
趙儼、郭淮必定堅守不出,就算劉瑤真心發動一次北伐,也很難再占到什麼便宜。
“就算虛張聲勢,咱們也得出兵出糧。”蔣琬有些為難,“這消耗的可都是咱們八月東征的資源。”
按計劃,季漢在東征之際,還要同時派大軍北出祁山,掩護真實的戰略意圖。
所以搞後勤出身的蔣琬,不太想提前把糧食浪費在配合東吳的虛張聲勢上。
可劉瑤說得沒錯。
如果季漢爽約不出兵,在盟友東吳那邊必然不好交待。
“我打算明年四月,與伯約一起帶著羌氐胡人,去打一次曹魏的草穀。”
“打草穀?”
“就是再去劫掠一番涼州。”劉瑤想到涼州金城太守張就那副桀驁不馴的模樣,心裡就直發癢。
羌氐胡人如今剛在陰平安家,花椒樹明年開春才種得起來,而且還須三年方能結出果實變現。
十萬多人在那兒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拉出去練練。
而且這些胡人劉瑤早晚要歸化,不可能放任不管。
正好通過這次“軍訓”,好好板板他們身上的夷狄之氣。
“胡人?”蔣琬聽罷卻一皺眉頭,“胡人反複無常,見利忘義,殿下帶這群人孤身前往涼州,老臣實在是不放心。”
這些人待在陰平,還有廖化幫忙看管,可出了漢境能做出什麼歹事來,蔣琬就不得而知了。
“嘿,他們能做到見利忘義就好。”劉瑤滿不在乎,“若說給錢給利,天底下誰還能有我給的多?”
他並不怕真小人,怕的是偽君子。
隻要羌氐胡人們能為了自身利益效忠大漢,那也不是不可以談,不是不可以爭取。
蔣琬見劉瑤說得有道理,便不再阻攔。
劉瑤將漢中造船的事情放下後,便拉著薑維親自前往陰平,深入基層與胡人們打成一片。
趁著冬天農閒時節,劉瑤帶著胡人們沿著橫穿遝中的白水河修建了不少水車、水磨。
薑維深知胡人習性,在他的輔助下,劉瑤還找裁縫設計了不少帶有胡人元素的漢服,並將它們賞賜給各部落首領。
麵對這些漢胡雜糅的服飾,羌氐首領們絲毫不抵觸。
反而他們一拿到新裝,就極其興奮地直接穿在身上。
民族融合乃是大勢所趨。
劉瑤不會強迫他們完全按照漢人的方式生活,但會潛移默化讓胡人們漸漸接受漢文化,並以穿漢衣、學漢話為榮。…。。
他在南中歸化蠻人所積累的那些經驗,如今全可以用在西涼胡人身上。
劉瑤布施恩德,也讓他在胡人中深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