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那妖後果真了得,僅憑一紙告示,便將本神子數月的努力付之東流。”
安民告示一經下發,那些原本藏匿於暗處,妄圖伺機滋事的人,也是提前跳了出來。
西蜀之地,一名仙風道骨的老者,正怒衝衝地打量著手裡的告示,麵色陰沉至極,仿若能滴出墨來。
此人,便是江湖上素有“天機神子”美譽的玄天子。
\"神子大人,我等已遵您之命,將那妖後的惡行廣布於眾,現今,蜀地眾多百姓對妖後禍國之說已然深信不疑,這一紙告示,難道真能令妖後扭轉全局?\"
望著氣急敗壞的玄天子,一名黑衣男子忍不住開口問道。
“哼!你懂什麼?這一紙告示,那妖後不僅能安撫萬民,更會徹底瓦解我們在百姓中的聲譽。”
重重冷哼一聲,玄天子有些冷眼的看向黑衣男子道。
“這......這怎麼可能?這一紙告示,當真有如此威能?”
黑衣男子聞言,麵上滿是震驚與質疑之色。他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何那妖後隻憑一張告示,竟能讓他們苦心積慮布置數月的計劃,全盤落空。
“莫非,本神子會以這般要事欺瞞於你?你且自己看看吧!\"
玄天子冷笑一聲,隨即將手中的告示遞予了黑衣男子。
“這.....這......那妖後怎會以陛下之名發布告示?這所有的一切,不都是她一人所為嗎?”
在閱覽了告示的內容後,黑衣男子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他萬沒料到,那妖後所發的安民告示,竟然是以當今陛下之名所出。
如此一來,他們向民眾散播的妖後禍國之論便會不攻自破。
畢竟,若是這一切皆是當今陛下所為,那便會變得順理成章。所謂的妖後禍國,那純粹將淪為一個笑柄。
最終,一直宣揚妖後禍國,企圖以此為借口,挑起民眾情緒的他們,必將遭到萬民的唾棄。
“看來,是本神子低估了這妖後的實力。”
緩緩起身,玄天子步履沉穩地走到窗前,抬頭凝視著那輪如血似火的殘陽,微微歎了口氣。
“不,神子大人,我們並沒有輸,我們仍有翻盤的機會。”
似乎不甘心就這般認命,黑衣男子也是站起身來,一字一句的盯著玄天子的道。
“怎麼?你還不甘心認命?罷了,認清現實吧!這一次,我們是徹底沒機會了。”
緩緩轉身,看著男子那一副不認命的表情,玄天子輕輕搖了搖頭,輕輕歎息了一聲。
“不,神子大人,妖後雖然以當今陛下之名發布了告示,讓其禍國之論不攻自破,但我們都知道,如今陛下並不在帝國境內。”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以此為切入點,揭露妖後的謊言,讓其陷入萬劫不複之境。”
似乎想到了什麼,男子眼中突然閃過一絲狠毒的光芒。
\"好!此法甚妙,若當今陛下無法及時現身,那妖後定然難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屆時,本神子隻需登高振臂一呼,天下萬民必然紛紛響應,追隨本神子進都誅殺妖後,還我大楚朗朗乾坤。”
聞聽此言,玄天子雙眼一亮,旋即重重點了點頭。
“陛下,延江決堤口實在太大,想要真正的完成修複,恐怕並非易事。”
看著洶湧而下的延江水,被楚辭緊急召喚而來的師元壬不由得微微皺起了眉頭。
“朕知道,但延江堤口一日不得修複,那萬裡江南之地便一日不得安生,無論如何,師大人都必須竭儘全力,趁其即將來臨的枯水期,將其完全修複。\"
“否則,一旦下次洪峰來臨,整個江南之地必然又將陷入巨大的浩劫之中。”
說話間,楚辭也是走至師元壬的身旁,與其並肩而立。
“這......”
師元壬也知道,延江堤口可是關係到千萬人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可想要在短短數月時間,完成對其修複,將會是非常巨大的挑戰。
“怎麼?有難度?”
見師元壬一直遲疑不定,楚辭也是眉頭一蹙。
“陛下,微臣認為,與其急於修複堤口,不如使其改道分流。”
“如此一來,不僅可緩解延江下遊的防洪之壓力,亦可大幅改善整個江南地區之灌溉條件,實乃兩全之策。”
沉思良久,師元壬突然提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構想
“嗯!使其改道分流?”
聽了師元壬的話,楚辭微微一愣。
這似乎確有可行之處,畢竟,在洪水過後,整個江南大地遍地都是洪水流過所產生的溝壑,隻要稍加修繕,一條條遍布各地的江河便會形成。
如此,不但能改善整個江南地區的水利狀況,甚至還能讓整個江南大地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嗯!師大人的這個想法很好,讓延江之水分道而流,確屬可行之法。”
“如此,那延江分流之事,朕就拜托給師大人了。”
最終,楚辭也是采納了師元壬的建議,讓其延江分流。一部分從延江主乾道繼續流向下遊,一部分則經決堤口流往江南各地。
“是,陛下!微臣謹遵聖諭。”
見自己的建議得到了楚辭的認可,師元壬也是微微鬆了口氣。
“微臣李子歸,陳永章拜見皇後娘娘,不知娘娘此番急召微臣二人進宮,所為何事?”
皇宮禦書房,李子歸與陳永章在接到滄海的急召後,也是不敢有絲毫怠慢,匆忙應召進了皇宮。
“二位大人看看這個吧!”
見到李子歸與陳永章前來,滄海原本緊蹙的眉頭,總算稍稍舒展了一些。
“嗯!這......”
在看了宮女遞過來的密信後,李子歸與陳永章都微微皺起了眉頭。
“嗬嗬,沒想到,本宮的安民告示,非但沒有安撫萬民,反倒引得一群跳梁小醜出來滋事。不知二位大人,對此可有良策?”
看到二人的反應,滄海也隻得無奈一笑。
“回娘娘,解決此事倒也不難,隻需陛下能夠親臨朝堂一次,此事自然可迎刃而解,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