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韻拚寫,加上關鍵的簡字,就能說會寫。
現在許多人可以互相通信,交流思想了。甚至有人還寫了文章,和朋友自娛自樂。
更厲害的在於,他們未必會寫,卻能讀懂正體字。
這樣的情景,讓李恩頗為欣慰。一個王朝的繁榮,不僅是物質上的,精神也同樣重要。
心情一好,味口自然更好。
逛吃了一頓午飯,李恩意猶未儘。直逛吃到下午,突然看到了一所陳舊的小衙門。
“咦,這是?……”
看著這所小衙門,他的心猛然跳了起來。
因為大門的牌匾上,赫然寫著四個漆黑的大字。
洋務學堂!
“洋務學堂?這可是太子花費半生心血,讓老四他們督辦的新政學堂啊!不是說新政被廢,學堂全被停辦了嗎?江口縣怎麼還有一個?”
李恩一時有些恍惚,不少陳年舊事湧上心頭。
喬氏也瞧出他相中了這地方,隻說道:“小銀,你也想進城上學堂啊?”
“哦,這學堂真開著?”
李恩回過神。
小衙門過於破敗,一度讓他以為是遺址。
周近說道:“開沒開張我不清楚。隻是進城販貨,每常看見有人走動,要不咱問問?”
“好呀。”
李恩現在是個小孩,不方便過去打擾。
於是喬氏牽過他的手,一同踏上台階。
坐門口正打瞌睡的衙役,聽見腳步聲也驚醒了過來。
喬氏連忙行了一禮:“小哥,老身有禮了!”
“哦,還禮還禮。”
衙役揉了揉眼。
待看清這一老一小,他的精神也緩和了許多:“這不是……喬嬸兒嗎?您有事兒?”
喬氏笑了笑。用手扶住李恩後脖頸,向前推了小半步。
“是這樣。我家姐兒想上學堂,敢問您這所衙門現在還收學生麼?”
“哦,居然有上洋務學堂的?”
衙役一聽就精神起來,又打量了李恩幾眼,“不錯,挺精神的小丫頭!”
李恩也趕忙笑了笑,心裡都亮堂了起來。忍不住問道:“大哥,這兒真收學生啊?”
衙役笑道:“當然,要不開著好看哪?不過話說回來,咱這學堂招人,得先考試。你是童生嗎?”
李恩問道:“童生才能來這裡上學?”
衙役說道:“是童生才能考試,考上了就是監生,才能進來讀書!彆看咱衙門不大,也不是誰都能進的。”
說到這裡,他臉上浮現出若有若無的驕傲。
喬氏聽了,便問道:“敢問,何時開考?”
衙役說道:“與鄉試同科,不少落第秀才,可是都往這兒跑呢!彆看現在冷清,過些天可就熱鬨了。”
“多謝小哥!”
喬氏連連拜謝,方才帶著李恩告辭。
周近聽明了原委,不由說道:“小銀,要不你參加童試吧?先博個出身,然後我去鄉試,你考洋務學堂!”
李恩卻有些不放心,回頭又望了衙門一眼:“好是好,但我……我能參加童試嗎?”
周近說道:“當然能了!大肅又不是沒出過女童生,法無禁止即自由嘛。”
說著,他們望向了喬氏。
喬氏亦點頭道:“能讀點書,自然是好的!即是如此,你們都好好應試,爭取能高中。”
“中!”
看到這個衙門,李恩的心早就敞亮起來。離開洋務學堂,他還不時的回頭張望。
再走了不到一裡路,終於到了縣衙。
這時,喬氏說道:“小銀,現在要辦正事了。今天由你代家裡上繳稅金,你敢試試嗎?”
“啊?”
李恩回過神,發現已經來到正街的一座大門前,匾額上寫著“江口縣衙”。
“行啊,我也學著打理家事。”
周近拍了拍他的肩膀:“彆怕,你娘和我都在呢。”
李恩點點頭,見衙門外排隊站著不少人,手上拿著戶口和銀兩。
於是他也從喬氏手上接過銀包挎在肩上,又接過戶口本,排在隊伍後麵。
喬氏和周近便先退到旁邊的涼棚裡休息。一位衙吏看見,也親熱地過來倒了杯茶。
“喬嬸兒,您今年來得早啊?”
喬氏笑道:“繳稅納捐,是份內之事,也沒幾個錢。早點交了,也了了一件心事。”
衙吏便道:“您啥時候進衙門?”
喬氏指了指隊伍:“今天讓我閨女學著辦事,不興我哪時走不動了,還請多照應才是。”
“這您放心!”
衙吏看了李恩一眼,連連點頭。
“對了小哥兒,我想打聽一下,今年的縣試是什麼時候開考啊?”
“哦?文試上半年就考過了,武試一般在稅收之後,過兩天就該張貼告示了……”
“多謝小哥了!”
“沒事兒!您先歇著,我得盯著衙門口兒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