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洋務學堂(1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833 字 21天前

帳房內挺寬敞,當間是一張曲尺櫃台,牆上掛著帳本。桌上擺著筆墨和盤算。

繞過東麵角落的一展屏風,原來後麵擺放著茶幾和椅子。雖不華麗,卻也雅致。

掌櫃將喬氏讓上客位坐了,這才發現她身邊帶了個孩子:“喲……這是?”

喬氏連忙說道:“這就是我閏女銀兒,一直鬨著要進城看看!今天就帶來了。”

說著,推了李恩一下:“見過丘伯伯!”

李恩馬上拱手躬身:“見過丘伯伯!”

“有禮有禮,這孩子真懂事!”

掌櫃趕緊扶了他一下,打量道:“哎呀,真俊!這孩子一臉貴相,喬姐姐你有福啊!”

“瞧您說的,鄉下孩子罷了。”

喬氏笑得美滋滋的。

掌櫃似乎真的挺喜歡李恩,從荷包裡摸出一塊碎銀子,塞在他的手上。

“乖,拿去買糖吃?”

“嗬嗬,謝謝伯伯!”

李恩終於發自內心的笑了出來。喬氏似乎有些尷尬,但看見氣氛融洽,也就罷了。

“伯伯,您是做什麼生意的呀?”

收好銀子,李恩望了帳房外的工場一眼。

掌櫃笑道:“伯伯和你娘是同行,她紡紗,伯伯織布!想不想看看伯伯的工場啊?”

“想!”

李恩一聽,頓時來了興趣。於是牽著掌櫃的手出了帳房,一同繞回外廊。

走近一間瓦房,放眼看去,原來是一間很大的工場,場中整齊的擺著一架架織布機。

長長的棉紗,好像一道道瀑布般遊走在織機上。

織工們一人守著一台,喀嚓喀嚓的操作著織機,讓棉紗逐漸變成布匹。

工場儘頭,能聽見江水的波浪;透過窗戶,李恩還看見一架大水車在咯吱咯吱的轉動。

“伯伯,您的織機,是水車帶動的啊?”

“咦,你這孩子當真聰明!”

掌櫃的哈哈直笑,“你想不想和伯伯一起學織布啊?”

李恩用手撓了撓頭,說道:“想是想……不過我娘已經在教我撚線了。”

掌櫃便牽著他的手,慢慢回了帳房:“放心吧,君子不奪人所好!我可沒你娘這麼好的福氣。”

喬氏見李恩回來,連忙客氣了一句:“小銀,沒麻煩人家吧?”

李恩說道:“我很乖的,伯伯帶我看了他的工場!娘,咱們家也能用水車紡紗嗎?”

他這一問,喬氏連忙扳下臉:“胡說什麼?這水車織布,人家丘伯伯是有專舉權的!”

說著,使了個眼色。

李恩見了,隻得過去作了個揖:“伯伯!孩兒不知道,還請伯伯恕罪。”

“哈哈哈哈!小孩子不懂事兒,不知者不罪嘛。喬姐,您何必發火呢?”

掌櫃的依然笑得很和藹,李恩也賠著一起笑。不過對他的印象就不那麼好了。

正說著,見夥計趕了回來,說道:“掌櫃的,貨到了!”說著周近也進了門。

掌櫃便對喬氏拱了拱手:“喬姐姐,那我就得罪了?”

喬氏也站了起來,笑道:“應該的,請掌櫃驗貨就是。”

於是大家重新回到偏廊外,這裡已經放了幾十大包的麻袋。夥計小心的拆開了一個。

隨便拽出一條布袋,再拆開。這裡麵就是棉紗了。

掌櫃抽出一根紗,托在手中,然後用另一隻手掏出一個放大鏡,架在眼珠子上仔細看。

邊看,邊不住點頭。

“好!”

之後又拽出一條布袋,抽紗,驗貨。再拽出一條布袋,抽紗,驗貨。

一麻包棉紗,他就驗了三次貨。

這才揮了一下手:“過稱,入庫!”

李恩看在眼裡,忍不住撇了一下嘴:“至於嗎?”

不說喬氏的棉紗絕對貨真價實。單就這麼熟的關係,居然還瞪著眼驗貨,太過分了。

等他把幾十麻袋貨驗完,整弄了半個時辰。

把銀票給喬氏驗收好,喬氏便與他拜彆。掌櫃一直笑吟吟的,將他們送回到街上。

等掌櫃的進了門,喬氏才對李恩說道:“以後在外麵彆瞎說話,聽到了嗎?”

李恩捏了捏荷包裡的銀子,說道:“我還以為他是個好人,沒想到是個奸商!”

喬氏用一條腿使勁,吃力的半蹲下來,說道:“感情歸感情,生意是生意!你丘伯伯的確是好人,但好人也得吃飯,娘收銀票的時候不也看了半天嗎?”

“就應該看,這叫禮尚往來。”

李恩一句話,逗得喬氏和周近都笑了。

接下來,喬氏和周近要帶李恩一起去縣衙交納稅銀,順便看看今年的縣試開始了沒有。

……

穿過商賈林立的西長街,一家人來到江口正街。這裡的風格也為之一變。

平展的正街上,來往的多以長衫顧客為主。因臨近鄉試,讓不少讀書人漸漸在此處彙集。

這裡的店麵以書店,字畫,文玩居多;街邊的茶室,客棧也更為清雅,更有不少學堂。

學堂裡,傳來一陣陣清脆的童聲。

讀書的大多是小孩,課本也是太子組織編撰的“庶民蒙學”。可見這本教材之普及了。

就連喬氏看見,都忍不住感慨:“這本蒙學好啊,讓百姓們都能寫能看了。”

李恩也不客氣:“是啊,是啊!”

這部敗絮其外,金玉之中的書,集諸多學者之智慧於大成。短短數十聲韻,加上兩千多簡化字,普通人隻要不笨,三五年就能學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