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入世(2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5488 字 21天前

大肅出口的商品除茶葉外,還有瓷器和絲綢。這些大宗商品每年都為國庫收入巨量的黃金白銀。

省府除了這些官辦商鋪,還有許多民辦店鋪。

大的有客棧,飯館,茶館,小的有麵店,肉鋪,果子攤。還有賣手工品的,上到蓋房,糊頂棚,打棺材;下到做燈籠,補衣角鞋襪,賣鍋碗瓢盆。

逛過一片“桃紅苑”,門口還有漂亮的小姐姐揮著手帕招攬生意。

“來呀,快活呀!”

李恩和周近便擺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樣:“哼,成何體統?”

“有辱斯文!……”

城中還有賭館。裡麵傳出一陣陣吆五喝六的聲音,還夾雜著狂笑和怒罵。

超過十萬人口的大縣,聚集著眾多非農業居民,當真熱鬨繁華。

這幾年的生活,讓李恩對民間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單說種地到收獲,再到運輸,售賣,就比想象中的複雜太多了。

其中的短工,挑夫,船夫,城裡的行市,腳力,小販,也都要掙錢吃飯。

而城裡的大買賣,比如江口機戶,裡麵長年雇傭著幾十位工人,加上夥夫雜役更是不下百人。

因為有這些大作坊,城中的飯館,酒肆,茶樓也生意興旺。這讓沒有土地的人,也能有自己的一份生活。

“都說曆代王朝最大的症結是土地兼並,我也一直以為如此,如今看來並不儘然!國家的構成何其複雜,單在土地上作文章,不過是懶政罷了。”

李恩的腦子裡突然閃過一點靈光,隻是這點靈光很模糊,很難抓住到底是什麼。

遺憾的是,這些天一直沒有到港的海船。

直到稅收結束,縣衙便開始張貼榜文。一封榜文是欠稅的戶籍名單,請各鄉紳攜助追討。

另一封榜文,便是今年縣試開選。

……

在很久以前,李恩讀過一些筆記雜文,陶冶情操。

諸如官場失意的君子,大多會選擇隱居鄉野,從此清心寡欲,超然於塵世之外。

李恩原以為自己,也能效仿這些古代先賢。

但真正隱居在了農村,反而看清了底層生活之艱難。朝堂上爭的是名利,底層爭的是生存。

直到最後,他看到了洋務衙門。

這讓李恩有了一種重新入世的願望,希望找到一條超脫於皇權之外,改變這個世界的道路。

“小銀!好好應試,彆太緊張了。”

再次來到縣衙門口,喬氏和周近幫李恩打著氣。今天來這裡的人真不少,都是參加武科的考生。

“放心吧!隻要能進場,我肯定能考中。”

李恩今天穿上了一身勁裝,還打了鞋繩和綁腿。對於這次童試,他誌在必得。

隨著衙吏敲響門鼓,李恩便掛好腰牌,跟著眾考生一同進入縣衙。

童試,但凡良家子弟都能參加,並無限製。

正如大肅曾經有女孩參中過童試,李恩入場時,果然沒有受到阻攔。

縣試一次進衙門口是三十人。因來得早,李恩和其他二十九人是頭一批進衙趕考的。

再次來到挺氣派的院落裡,考生們此處占得滿當當。

不過這次,知縣的大案擺在了大堂門外。他看了院中的考生們一眼,開口說話。

“國家大典,非同兒戲!中與不中,看各自學識,若有替考舞弊者,按律論處!”

“開考!”

“開——考——!”

隨著衙吏一聲傳唱,知縣便帶著一乾官吏先行,繞出縣衙後院。考生們也排列齊整,跟在後麵。

縣衙後院外,已圍出一片不大的校場,約三百步見方,占地百畝。周圍扯著青布蔓帳。

原本三十名考生在縣衙顯得擁擠,這裡就鬆散了很多。

校場的一邊栓著馬匹,還有擺放刀槍,弓箭的柵欄。雖然隻是縣考,卻也隱隱透露出威嚴。

知縣擺上香案,焚香上拜。完成禮儀之後,衙吏便翻開名錄,讓考生一一入考。

“楊樹!”

“有!”

一個青年聽見,馬上從考生中出列。在衙吏的帶領下,走到了校場一角。

這裡擺放著三口石鼎。

青年用手抓住一隻鼎耳,輕喝一聲,便將之舉了起來!迎來了不少人的叫好。

“嗯,好!”

知縣也摸著胡子,很是滿意。

接下來,青年開始考核刀術,最後是射藝。

“這個年輕人,似乎沒練過上乘功法。不過自己努力打熬,居然也有成就!”

李恩看著他騎馬射藝,九發四中,已然過了縣考一關,心中也微微動容。

上乘功法,普通百姓根本看不到。太子是個武盲,他執政時隻頒布了庶民蒙學,沒能傳授武功。

果然,後麵的不少人就很通過考核了。特彆是射藝這一關,更是射箭箭脫靶,騎馬人墜地。

這也讓知縣苦笑,不住搖頭。

“喬銀!”

“有!”

等了十多個人,終於輪到李恩了。他馬上調整好狀態,跟著衙吏走上考場。

這讓起先沒怎麼注意到他的人,才發現人群裡居然夾雜著這麼個小孩?

走到三尊石鼎前,李恩捏著手腕活動了一下,然後摸了一把豆粉抹了抹手掌。

舉石鼎,是試力考核。

三尊鼎分彆是六十,八十,一百二十斤,舉過頭頂算合格。

李恩也不客氣,抓住最大的石鼎,一把抽起,竟然飛起一丈來高!

太祖長拳,平地驚雷。

“哦……”

這讓不少人都驚呼出聲,知縣也微微張大了眼睛。

科考可容不得扮豬吃虎,每一步都要全力以赴!你多藏一分本事,就多一分被人擠掉的可能。

眼看石鼎墜下,李恩的另一隻手平伸而出,競穩穩的將之托起,手臂隻微微一沉。

還是太祖長拳,山河永固。

這樣的手段,讓縣丞和考官都驚駭起來!連忙翻了一下考生名冊,以為自己看錯了。

“這是八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