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向西行駛,不一日便看到南北兩座巨大的半島。
根據地圖,喬銀能認出南麵是膠州半島,北方是遼州半島。
兩島之間最近的距離,比瑚州海峽還要近。
膠州是大肅最北端的省份,也是少數能出產鐵木的地方。加之當地鐵煤資源豐富,因此鑄造兵器最為成熟。
艦隊穿過膠遼海峽,便正式駛入月牙海。
月牙海,又名泊海。顧名思議,它在地圖上就好像一彎新月,由此得名。
海灣東側經膠遼海峽接連外海,西至內陸擎海關,現在是大肅王朝與北方大戎帝國的界海。
大肅原是天朝上國,治理天洲廿八省,羈縻周邊十數藩蠻;一度威儀四海,萬方來朝。
但國之興衰,自古無恒定。
隨著關外汝真部落崛起,大肅也正值內憂外患。
宣禎十年,汝真叛軍攻破燕門關,屠戮中原十省,並擄走大肅兩位皇帝押赴關外。
北肅滅亡,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是年,高宗皇帝衣冠南渡,在銀京繼承大統。北方汝真不善水戰,被擋在月牙海不得南下。
次年,高宗向汝真帝國納貢,稱臣,被封“南肅汗王”。史稱景難國恥。
因為有月牙海,大肅保下了半壁河山。
月牙海,自古便是神州母海。
她孕育了東方燦爛的文明,庇佑著這片土地上的兒女們一代一代的生息繁衍。
夏季時,東南季風吹向內陸。月牙海上濕氣蒸騰,給北方帶去了大量降水。
除中原十省,北方更有了廣闊的森林,草原,綠州,才孕育出億萬生靈。
冬季時,西北寒潮又被海氣阻擋,使得南方溫潤。十年有八年風調雨順。
可以說,神州自古就對海洋不陌生。
……
“注意,內海航行尤其要注意暗礁。如果拿不準,你可以用神魂先探路……”
眼看航線已經駛入膠遼海峽。銀環號上,郎先生正耐心地教導著喬銀指揮航線。
月牙海不同於外海,它的平均深度隻有十丈多,並不合適吃水深的遠洋大艦航行。
在這裡試航,一個不慎就有可能擱淺。即便是在深水區,也有數不清的水嶺和暗礁,讓人防不勝防。
但從洋務學堂畢業,航行各種水域是必修之課。月牙海也是眾多學子的一塊試金石。
這個時候,便又顯露出銀環號的優勢了。
因為船小,吃水最淺,加之喬銀道術深厚,航行反而是最順利的。
吃水最深的瑚州號,寧遠指揮起來得竟也得心應手。這位老大哥給人最大的感覺,那就是穩。
相比之下,方皓就明顯落了下乘。
從駛進海峽開始,乘風號就免不了磕磕碰碰,震得船上的人腦袋嗡嗡作響。
不過喬銀最擔心的,還是北岸的大戎帝國。
“郎先生,那個真火炎龍不會追到這裡來嗎?”
郎先生笑道:“你不用太放在心上,真火炎龍不過是一種斜教幻化出來的妖獸。”
“哦,什麼是妖獸?”
喬銀倒是沒聽說過這種東西。
見郎先生說道:“斜教用相應的密文,開壇布道,聚齊十二萬九千六百人的香火念頭,就能誕生這種真火炎龍!但它隻能存在於所屬的道場,無法離開。所以真火炎龍隻可能出現在兌馬海峽。”
“原來如此!”
喬銀大鬆了一口氣,似乎丟失的信心也找回來不少。
“但不管怎麼說,這種妖獸的力量也太強了,比鬼仙還要厲害!如果聚集香火的不是斜教,而是正教,用它來保境安民,這豈不是一件好事?”
“難!”
郎先生指了一下海峽兩岸,“人一旦步入文明,就很難再萬眾齊心了。如若真有正教能凝聚民心,那必然是千古未有之盛世。”
喬銀聽了,也很明白這個道理。
如膠州半島,是大肅北方最大的港口。這裡地理位置優越,北臨大戎遼州半島,向東出海能通航句麗和東瀛諸島國,向西又連通內海腹地,簡直是天然的聚寶盆。
海峽上商船往來不斷,市地上更是人流鼎沸。喬銀他們通航不便,除了自然地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也是源於交通擁堵。
在這種文明地域,彆說是大肅人,就是大戎人也不可能再信斜教了。
斜教,隻能忽悠偏遠地帶的無知愚民。
而膠東這樣重要的港口,自然也是掌握在中央手上。膠州府也和廉州府一樣,屬於大肅朝庭直轄,由皇帝親自委任總督治理,行政級彆比省還高。
看著港口上繁華的街市,如果不是在試航考核,喬銀都想上岸去好好逛幾圈。
“對了郎先生,您說膠州鑄弓技藝高超?”
聽見喬銀發問,郎先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想看看抱月弓能不能修好吧?這個沒問題,我乘一艘小船上岸就是了。”
“嗬嗬,謝謝郎先生!”
作為督考,郎先生自然能隨便行動。
銀環號為了存貯物資,戰艦上沒有配備牙艦,隻有一艘最為普通的小救生船。
不過這種小船,到現在反而也最好用。
船放下後,郎先生就帶著隨從,攜好包裹向港口而去。
膠州府這樣的大港,原本也是洋務發源地。如今同樣保留了海軍,隱約也能看見軍港上停泊的風帆大艦。
不過這裡更多的還是牙艦,也就是五六級戰艦。畢竟在內海,小艦有時比大艦更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