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又過了幾天,已經是五月底。
剛消停了幾天的銀京再次熱鬨了起來,因為會試的新科進士們將要進宮朝見皇帝。
喬銀他們自然不會怠慢。連升客棧中,正好有程大叔他們幫忙照看行李,也算方便。
皇宮正乾門外,一隊隊的轎夫架著馬轎,整齊的走著。馬轎上坐的,正是武科的進士們。
原本,大肅王朝是文官乘轎,武官騎馬。但大肅如今沒有養馬之地,也不能將官中的馬匹都牽來舉辦會典,所以才有了馬轎這個折中的辦法。
所謂馬轎,其實還是轎子,不過沒有圍簾。這也是為了區分於文官的設計。
不過這些轎子雖無轎簾,卻也加設了華頂,馬韁,箭壺,朱欄等飾品,非常華美。
新科進士們也統一換上了合身的吉服蟒袍,戴著烏金紗帽,一同進皇城麵聖。
這樣的打扮,除國家大典,平時是不允許穿戴的。為的就是向百姓炫耀。
上午時分,一百多名進士終於彙聚到了正乾門下。
下得轎來,在副考官的引領下,眾人整齊侍候在廣闊的皇宮內街之上。
正乾門外,一名身著蟒袍的執事太監手執靜鞭,重重的抽落在禦街之上!
啪!啪!啪!……
這條靜鞭,足有人胳膊粗,四五丈長!執事太監卻能揮動自如,至少也是宗師修為才能有的武力。
皇宮之中,臥虎藏龍。
清脆的鞭聲,震得整個皇城都能聽見,也讓進士們更加肅穆起來。
很快,副考官帶著新科進士們一同走過皇宮內街,來到了正乾門下。
還是相似的拱形朱門,門釘閃耀。兩展大案後,王公重臣分立於此。
但今天正中的大案,卻不是敬奉的香火。案後端坐著一位身著九團龍服,頭戴平天冠的男子。
這讓不少進士都激動萬分!
因為大家知道,上麵坐的就是九五至尊,大肅當今的天子,萬民的君父。
但沒有人敢抬頭去看。畢竟在這樣的場合,仰麵視君,就是有刺王殺駕之嫌。
“臣凃立琛,攜新科武功進士共一百七十八名,朝見聖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副主考上前一步,高聲唱頌,聲震於野,讓整個皇宮內街都聽得清清楚楚。
隨著他撩袍跪下,眾進士們也都跟著一同跪下,向著上方的皇帝山呼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根本沒經過排練,但眾進士的下跪,唱頌,卻驚人的整齊!仿佛數千年以來,這樣的傳承早已刻進了人的骨子裡,根本不用去學。
“眾卿平身!”
皇帝似乎興致挺高,語氣也很平和。
“今天是你們的好日子,朕過會兒和你們一同吃瓊林酒,共同慶賀!許德全?”
“奴婢在!”
“你宣讀詔書,為眾進士先加官身,入朝!”
“尊旨!”
眾進士也聽得出來,這位皇帝的武功修為似乎很平凡。他說話能讓大家聽得清楚,應該是這正乾門大街上有高明的機關或法器辦到的。
當然,沒人敢對皇帝有不敬的想法。況且真正的高手,反而會刻意低調,因此皇帝在眾進士們的心目中,更加顯得深不可測。
喬銀倒是知道,這正乾門底下埋了八十八口三音門道士做的水缸。隻要在乾陽門說話,就能讓在場的人都聽見,因為這就是當初太子搞的。
很快,剛才揮鞭淨街的執事大太監拿出一封封上諭,開始用明亮的嗓音宣讀。
“武科二甲進士第一名盧源,賜進士出身,授候補龍乾衛!……”
“哇!……”
這第一個封官,就讓不少人驚呼出聲!
武科進士,一般的入官途徑就是先當侍衛,在皇帝身邊辦差。相當於文官的翰林。
但宮中侍衛數量有定額,所以新科進士大多會作為候補。候補官員能領一半俸祿,龍乾衛候補更是從三品職銜,起步高到了極點。
“臣,謝主天恩!”
叫到喊盧源名字的時候,他就已經站了出來。畢竟他是第一名,早就做好了準備。
但當他聽到自己的官祿時,終於激動得一步跪倒!伏拜於地,差點都要哭出來。
一個人少年得誌,結果慘遭變故,眼看人生無望,最後又柳岸花明。
傳事小太監捧著這封上諭來到盧源麵前時,讓他的雙手都有些發抖,無比珍重的托於高頂。
小太監也將他扶了起來,然後又來了兩名小太監給他罩上了補服,換了官帽。
其他進士也是一臉羨慕的望著盧源。
當然不少人知道,盧源不光武功堪比半個武聖,文章更是錦繡。這是羨慕不來的。
“武科二甲進士第二名……”
很快,執事太監拿過第二封上諭,繼續宣讀。
新科武進士,頭甲一般是巔峰大宗師才會上榜。可以說這次取消頭甲,也在情理之中。
二甲進士,也都是宗師高手。一般巔峰大宗師才會授龍乾衛,普通宗師為龍坤衛。
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大多是先天巔峰高手,授龍禁衛。當然,如有特殊情況,會有適當調劑。
像寧遠的修為就是武道大宗師,經義也平平,所以賜進士出身,授候補龍坤衛,從四品銜。
而喬銀也是武道大宗師,同樣堪比半個武聖,文章也和盧源一樣受到讚許。
不過他隻排到三甲六十六名,賜同進士出身,和李緣宏在一個行列。
而李緣宏被授予的官職是候補龍禁衛,從五品銜;喬銀授予的卻是王府三等護衛候補,正六品銜。
這和新政舊政關係不大,因為男女有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