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哩啪啦!……
隨著禮儀結束,周府大門的香案被請進了祠堂,這幅唱頌皇恩的對聯也貼在了周府大門之上。鞭炮煙火再次燃起,將這次大婚的場麵推向了一個最高潮。
披著大紅蓋頭,一身朝服的新娘子終於跨進了周府大門,巡府娘家人也是感慨萬千。巡府和寧遠都是一臉喜慶,夫人則是又喜又悲,差點要掉下眼淚。
其他的鄉鄰百姓,那感慨就更多了。畢竟周近和他們是同鄉,甚至有的人就是一起長大的,如今的周近卻成了皇帝的寵臣,三品大員。
“唉,這周老爺果然不是一般人啊?”
“也隻有巡府家的小姐,才配得上周老爺這般人品!”
“是啊,一過門就封誥命夫人!那可是聖旨啊,我家祖祖輩輩都沒見過聖旨長什麼樣兒呢!”
“還彆說!這回我也給聖旨磕了個頭,算沾著光了!”
在眾人的議論之中,新郎新娘也在司儀的引領下,進了堂屋。
巡府夫婦,賓客們也一一進了府門。先和喬老夫人見過了禮,之後兩家長輩坐了上位,媒人們坐了客位,其他賓客們都在下首相陪。
偌大的廳堂,如今當真是彩燭高照,賓客滿堂。周近用紅綢牽著新娘的一路走到廳正中,大紅的喜字之下坐的正是雙方的長輩。
“一拜天地!”
隨著司儀再次高唱,周近和小寧雙雙拜謝天地。所謂千裡姻緣一線牽,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自己的伴侶,這是天作之合,值得人珍惜一世。
“二拜高堂!”
人生在世,父母的養育不可忘。尤其是周近和小寧,從小都沒有父母,周近有了喬氏的養育才有今天,小寧有了寧衛夫妻才能長大。
“謝媒人!”
之後二人還謝了媒人。大肅是禮儀之邦,男女結為夫妻乃終身大事,婚書上有三位媒人的簽字。婚禮熱鬨隆重,所有的鄉鄰都是見證。
“進洞房!”
最後一聲傳唱結束,周近便用紅綢牽著小寧去了新房。賓客們也都跟著喝起彩來。
“開席!”
新郎新娘的禮儀告一段落,接下來就要招待客人了。喬氏趕緊叫道:“銀兒,幫娘招呼一下客人!”
“是!”
喬銀這些天早就做足了準備,麻利的指揮小廝丫頭們開始擺桌。廚房裡也將早就做好的熱飯熱菜端了上來。
大廳內,先擺下的是三張長案。
因為孟老已經過世,喬氏作為誥命沒有離席,所以坐了主案。也因為她在,巡府夫人也和巡府一同坐在了主案,男女雙方的親家顯得很親熱。
三位媒人座了左邊首案。盧源等親朋坐了右邊陪案,前來捧場的各位士紳賓客們座了對麵客案。
大廳外,院中也擺下的是六張圓桌席位,招待同村的鄉鄰朋友。院門外的黃土路邊,更是高高搭起了涼棚,流水席從莊裡到莊外擺了上百桌。
大肅是禮儀之邦。哪怕周府平素節儉,今時也排下了時興的好酒好菜。
時至中秋,是牛軛湖大蟹最肥美的時日。首先上桌的就是一口口熱氣騰騰的大蒸籠,蒸籠蓋子一揭開,裡麵的螃蟹都蒸得橙紅冒油,公的滿膘,母的飽籽。
桌邊的醬料,也都由客人的口味自己調配。
海軍提督祁雲偉,他喜歡吃蟹腿蘸蒜泥芝麻醬,酒的口味偏好苦蕎。喬銀自然要滿足這位上差的口味。
而巡府大人喜歡吃香菜黃薑就蟹肉,品葡萄酒。巡府夫人則偏好吃蟹籽蘸白醋,吃溫黃酒;白醋裡麵要放糧,黃酒裡麵要切薑絲話梅。
這都是寧遠告訴喬銀的,喬銀自然也不會怠慢。
一行蒸籠上完,又是幾行。
源州出名的蒸菜除了螃蟹,還有灌湯包,水晶餃,重油燒麥,特彆是有家蒸瓦罐湯最有名:這家老板的瓦罐鴿子湯是當地一絕。
喬銀直接花錢把他請家裡來了。
一口口的小瓦罐端上桌,客人們品著加了香鮮枸杞紅棗的甜湯,都是讚不絕口。
忙了一天的賓客們終於吃了兩口硬貨,打了底子。
接下來上的就是海濱之城的招牌了,糖醋帶魚便是源州名菜。與之相應的涼菜當屬魚膾,同樣由名廚掌刀,三文魚片削得比紙還薄,蘸上芥末當真是海鮮極品。
然後上的,就是大肅傳統席麵。
和合湯,銀絲鮓,蔥花羊羔,煨鴿子雛,醋餾菜蔬,柳蒸鯗魚,餛飩雞子,糟鵝胗掌,水晶豚蹄,酥油鮑螺,爆炒骨朵,蜜潤滌環……
要是覺得小口菜吃不過癮,大菜還有粉蒸肉,用的蓮藕打底子,肉中飄著荷香,藕內藏著肉味。當真是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還有梅菜燒扣肉,用芋頭分的隔子,一口下去能從舌頭香到胃裡。如果客人不好意思搶菜吃,那就吃上兩塊扣肉,保準回家路上餓不著。
中秋之節,月餅肯定是少不了的。喬銀訂購的月餅也能滿足諸多客人的口味,白糖和豆沙餡的有,蜜餞和薑片的有,就是火腿餡的,蛋黃餡的也都有。
除去月餅,喬銀上的點心瓜果也是琳琅滿目。脆的有酥果,麻花,散子,翻餃,糯的有亰菓,桃酥,芝麻糕,綠豆糕,葷果子還有蒸角。
蒸角原是宮裡的點心,也是太子當初喜歡的一味,就是做起來有點麻煩:得把綠豆磨成粉後,外麵用大鍋燒水,裡麵用小鍋文煮綠豆粉,隔著水熱成糊糊,涼上一個時辰再揭下一層近乎透明的粉皮。最後用這個粉皮包上各種餡料,再隔水蒸熟,自和一般的蒸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