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包子皮像棉被,餃子皮像毯子,這種蒸角的皮更像燒麥,可以比作綢緞。蒸角吃在口中非常有嚼勁,皮薄而湯汁不灑,又和燒麥有很大區彆。特彆是習慣吃胡椒或芥末餡的人,那當真是下酒名菜。
若是客人中有不會喝酒的人,喬銀還有一味菜能夠招待,那就是臘糟魚配荔枝。
喬家有味臘糟魚,是冬天用白酒糟製而成,隻配上鹽,薑,蒜,花椒等調料,封存在地窖裡。夏秋之季拿出來,魚肉依舊鮮美,放鍋中蒸透,連魚骨都能一口嚼爛。哪怕是喬老夫人這樣的牙口,都能吃下好幾塊。
加之嶺南盛產荔枝,人人喜愛,但荔枝多吃上火。臘糟魚正好相反,吃多了容易寒涼,因此和荔枝配上一起那是當真應景。荔枝甘甜多汁,臘糟魚味道酸辣,單吃一種容易膩,每樣一口就能百吃不厭。
這讓賓客中的那些女賓家眷,都頗為喜愛。不會飲酒的人,也能就著水果吃得醉熏熏的,和大家一起融入到酒席的氣氛之中。
什麼是禮儀之邦?
這就是禮儀之邦,首先得會吃。
吃並不是簡單的事,不是吃得貴,吃得刁巧就算會。
真正的好席,要照顧到所有人的味口,有精雕細琢的美,也有大魚大肉的肥。酒席要排得好看,有格調,還要讓客人下得去筷子,接地氣。
“這喬家的小姑子,不是簡單人物啊?”
“那當然,人家可是上過京,中了進士的!”
“哎呀,這一道道菜過上來,就知道見過大世麵!”
“還真是,菜擺得實在是好!餓的時候能填肚子,想換口味了又吃不脹,能管飽又能吃好!關鍵是這擺著多好看,您瞧這排麵……”
“好,一等的好!……”
各桌之上,特彆是主廳的親家和貴客們,都對喬老夫人讚不絕口。
“老夫人,您的這位女公子當真不簡單啊!”
“難怪能中進士,亙古未有之奇人!”
“風華絕代!……”
喬氏連忙謙虛了一下:“諸位取笑了,不過是小戶發跡,承蒙諸位大人的抬舉罷了!俗話說三代為宦,才懂得穿衣吃飯,我們家當真沒見過世麵。”
“那可真未必!”
看著忙前忙後的喬銀,祁雲偉忍不住叫了一下他:“小喬?”
喬銀走過來,直問道:“大人缺點啥?隻管吩咐!”
祁雲偉笑道:“閨女在家是貴客,彆忙過頭了!坐下一起喝兩杯。”
喬銀也笑道:“多謝大人抬愛,其實我平時在家啥事不乾!今天哥嫂大婚,讓我過回癮吧。”
“好……”
祁雲偉他們都是忍不住的點頭。
連巡府大人也都誇讚道:“小喬這擺席的手藝,比咱衙門裡的典史都厲害啊?依我看,大肅的禮部尚書不該讓司馬匡做,應該你上!”
“哈哈哈哈!……”
一時間,席上的官員老爺們都笑了起來。
喬銀也斟了一杯酒,向著巡府拱了一拱:“謝親家公吉言,待小侄日後當了尚書,一定好好再置辦一桌酒席!到時在座的前輩也都是公候了,還捧晚輩的場就是。”
“一定,一定!”
一席話,隻說得道府縣的大人們都是心花怒放!紛紛舉起酒杯和喬銀乾了。
喜酒桌上無大小,朝臣們說句吉祥話也無可厚非。眼看天色已暗,喬銀便帶著小廝丫頭們掛上明亮的岩油燈,繼續給客人們上菜吃喝。
可以說無論婚喪嫁娶,無論何種禮儀,最後辦得好不好,就隻看擺席的水平。
吃好了,就是有禮儀。
一時間,太平莊張燈結彩,熱鬨非凡。各色燈籠順著筵席照滿了土路。
喬銀在大堂招待衙門裡的大人,管家和掌事婆子在院子裡招待鄉親鄰裡,小廝丫頭們也在路邊給筵席上菜。
筵席中的那些三姑六婆,一個個喝得臉紅耳熱,更有了茶餘飯後的談資。
“聽說了嗎?陳家溝的那個大妹兒,死啦!”
“哪個大妹兒?……”
“嗨!就是當年甩了周老爺,跟著張三鬼混的那個?陳家大妹兒!”
“哦,原來是她!”
“咋回事?就死了呢?”
“許是後悔了唄?聽說周老爺下聘禮那天晚上,她一直哭!哭了大半夜,然後就死了……”
“哎,這人哪!沒享福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