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庶民體操(2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310 字 22天前

即便開發成功,糧食是否能收獲,收獲是否充足,都要放在考慮的因素之內。攜帶的物資必須足夠下一次補給到達,最大可能的避免匱乏。

在祁雲偉和寧衛的一再催促之下,朝庭的軍費終於撥下來了一部分。所以衙門現在財大氣粗,缺什麼就直接買,不用再扣扣搜搜。

除了現錢,俘獲的戰利品也開始消化了。大量物資如果消化出來,價值比現錢還要多出十倍。

這些能利用起來的遠洋大艦自不必說。

倭寇留下的軍械,槍炮,物資,很多都是能重複利用的。很多武士刀也是打造精良的神兵利器。

打撈上來的遺骸同樣能做到有效利用。特彆是有一定武功修為的,內臟可以送去廉州煉製丹藥,骨肉送到膠州打造兵器,都是巨大的財富。

甚至,衙門還得到了一些東瀛忍者修煉的功法。

雖然沒有像偽數佰手這樣的煉髓功法,但基礎的修煉筋肉皮膜,練骨練臟的功法卻是不少。衙門裡也組織了人手翻譯整理,必然要好好的加以利用。

這天中午,大家照例打好了飯,一堆一堆的圍著吃。

郎先生邊吃飯,邊整理著各式各樣的東瀛卷軸。喬銀看在眼中,也由此想到了更多的事情。

這些卷軸,是打掃戰場直接獲得的,不會再像偽數佰手那樣“砰”的消失掉。

“郎先生,我很早之前就有一個想法:您說,武功能像庶民蒙學一樣推廣嗎?”

“武功,也像庶民蒙學一樣推廣?”

郎先生吞了口飯,看了一眼手上的卷軸,又看了一眼喬銀,頓時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哦……你的意思是,把武功像庶民蒙學一樣?也刊印出來,開辦學堂?”

喬銀點點頭,並沒有否認。

太子當初刊印出了庶民蒙學,還讓各州府縣大力創辦學堂,為的就是開啟民智。

雖然想一舉改變大肅的理想未能實現,但成效必然還是有的。特彆是源州,廉州,膠州,京珒等港口及周邊,百姓的識字率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源州能一舉推行新政,和民智的開啟關係重大。沒有這個基礎,新政根本無從談起。

但民智開啟了,百姓依然沒有武力。喬銀最大的願望,就是讓百姓有能力捍衛自己的權利。

郎先生看著手上的卷軸,邊嚼著飯,邊思索著這項舉措的可行性:“這事恐怕不好辦成。百姓如果有了武力,管控起來可是麻煩的事!”

喬銀說道:“所以我的構想,是由朝庭出麵官辦一批學堂,所有十歲以下的孩子都要上學!學文習武,然後在十六歲成年,要為朝庭服兵役作為回報。”

“哦……”

聽著喬銀的話,郎先生也用手摩梭著卷軸,感覺這的確是一個利國又利民的好辦法。

“對呀,這的確是一個雙贏的舉措!百姓學到了本事,朝庭也能有穩定兵源,若是放在以前恐怕還有困難,現在正好有了這些東瀛功法……”

放在以前,學堂教授任何功法都不妥當。畢竟物以稀為貴,讓普通平民都能修煉,必然會觸碰那些有條件修煉人士的利益,根本無法推廣。

像太子推廣庶民蒙學,特彆強調“庶民”兩個字,就是在言論上把姿態放到最低的妥協。

而現在,衙門傳授的是忍者功法,名義上就低人一等。而且忍者起源於中土,來源上也說得過去。最主要的,是這些忍者功法非常適合平民修煉。

中原的武功入門艱難,道術入門更難。修煉門檻太高,首先要學會養生。

一個天賦好的人,從小養生,長大後開始練武。半年成就武生,再過一年成就武徒,再過兩三年才能修成武士。這還是有足夠條件支持的前提下。

沒有足夠的養分攝入,練武不死也殘。

忍者功法則不然。修煉門檻低,進展也緩慢,因為忍者都是底層出身,沒有養身的條件。所以東瀛人才會演化出這種功法,更適合平民修行。

“不錯,這個構想應該可行!我這就和衙門裡把這事說說,起碼可以先在軍隊裡推廣,如此一代人後,咱們大肅的軍隊必然能提升一個檔次!”

喬銀也興奮地點點頭:“我就是這個意思!”

哪怕以最保守的成就估算,軍隊普通的士兵都是武生,武徒,這就相當恐怖了。

不過這個構想要實施起來,需要考慮到諸多方麵的因素。首先還是名分問題。

吃了口飯,喬銀便說道:“既然學文叫‘庶民蒙學’,習武乾脆就不叫習武,叫‘體操’如何?”

這個名字,正是在洋務學堂裡跑操時學到的。

“體操……”

郎先生聽了,感覺似乎可行?

煉體之操,不過是是一種操演,和打鬥扯不上關係。光聽名字,純粹就是為了強身健體。

“不錯,體操!就叫體操,庶民體操!這樣就能直接刊印出來,在衙門裡,學堂裡開課傳授!讓大肅人鍛煉身體,驅病消災,名正言順!”

很快,喬銀和郎先生吃完了飯,郎先生便去找祁雲偉商議這方麵的事情。

喬銀則和大家一起,繼續淬煉那些戰艦。

不過庶民體操的概念,已經開始在他心中生根發芽。

喬銀這個人無論是什麼身份,心中首先想到的永遠是庶民百姓。前一世教他們習文,這一世便想讓他們練武,完成一直以來的宿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