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姐,你終於突破到鬼仙了?”
喬銀來到瑚州營時,大家正在衙門裡辦公,修行。和去年相比,所有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丘小珍果然突破到了鬼仙修為,這自然得益於她對事業的執著鑽研,孫連誠就是最好的榜樣。
不過胡三娘也默默的突破了屏障,即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這都多虧了小喬你,幫我們修煉了電光耀體術,真正脫胎換骨!如此閉關了一個月,我們都獲益良多,省去了數年苦修。”
盧源看了胡三娘一眼,向喬銀誠至表達了謝意。
他們都是性格內斂的人,能說出這番話,可見喬銀的分量相當不輕。
而喬銀看到盧源現在的狀態,更是驚喜,因為對方當真跨出了這一步。
於是試探性的問道:“盧員外,您似乎也突破了?”
盧源並沒有否認,也毫不掩飾內心的激動和驕傲:“是啊,我終於突破了,成就了武聖!說起來,算是挽回了一些失去的青春年華。”
旁邊的寧遠,眼中則滿是羨慕,欽佩。因為他的光芒完全被掩蓋了。
好在喬銀並沒有冷落他,同樣恭喜道:“寧大哥,你也突破到武聖啦?可喜可賀!”
寧遠連忙笑了笑:“有小銀你幫我伐毛洗髓,開發穴竅,我再不突破,當真比豬還蠢了!不過我這個初級武聖,和盧員外根本沒得比,前路漫長啊。”
喬銀說道:“寧大哥年輕有為,早晚有一天能凝聚自己的拳意,更上一層樓的。”
依靠功法拳意修成的武聖,和領悟武道拳意成就武聖,本質上天差地彆。毫不客氣的說,盧源已經是和祁雲偉一個級數的人物了。
不過寧遠還年輕,有大把的時間領悟自己的拳意。
如今的洋務衙門,堪比真正的大門大派了,加上喬銀的手段,甚至不虛於聖地。
“對了,出海的事準備得怎麼樣了?”
於是喬銀很快回歸了正題。對洋務衙門來說,修為高並不代表絕對,能航海才是主要的。
寧遠回過神:“我們這次又開辟出了三個村莊,如今郎先生在藍銀島上留守。從理論上說,如果再次出海,能帶的人可以再增加三倍!”
“再增加三倍?就是說,我們能帶三十船左右的人。”
喬銀得到這個消息,略微盤算了一下:他現在有造化葫蘆,還有封印之書,可以儘量多帶人過去。但理論歸理論,實際操作還是要考慮到海外的承載力。
寧遠他們自然也知道造化葫蘆的事,隻是交流的時候不會說得那麼直白:“差不多是這樣,不過留點餘地更為穩妥!二十船應該正好。”
“嗯,那就二十船。”
喬銀點點頭。造化葫蘆內部空間有限,容納個一兩萬人差不多也是極限了。
眾人商量之後,便一同出了營地,前往收容流民的灘塗,先把前期做好籌劃。
……
隨著城區麵積的擴建,如今瑚州營的管轄範圍也大了許多。原本的荒地和塗灘,逐漸形成了市地,還有棚戶區,或許今後也會成為城區的一部分。
這一點,喬銀從太平莊進城時就有了很真切的感受。城區繼續擴大,恐怕太平莊,馬尾鎮這些鄉下地方會變成郊區,最後歸並到城市。
“從古至今,恐怕也沒有這樣大的州府吧?就是銀京,周邊也隻是民巷小鎮,不是城區。”
喬銀看著江灘的繁榮,心裡即感到高興,同時也擔心治理起來會有麻煩。
盧源說道:“這些事宜,巡撫和提督也做過考量。以在下的愚見,城區如果繼續擴大,最好劃分專門的行政區域,委派知縣,知府分而治之。”
“一座州府,分而治之?”
喬銀倒沒想到,盧源考量過行政上的事。不過他是進士之才,有治國的構想也不唐突。
寧遠也說道:“員外和我聊過這事,我覺得卻是有一定道理:整個省城,實際上是源州,湖陽,江口三座大城合起來的,本身就有一位巡撫,一位知府和一位知縣在治理;如果城區繼續擴大,再增加幾位知府知縣又如何?”
盧源笑道:“我正是從三城為一府的行政架構得到了啟發!比如瑚州營這片區域,以後就可以劃分為瑚州區,省城的中心在鼓樓,就劃為鼓樓區……如今城區人口眾多,衙門太少實在是管理不來。”
喬銀邊走,邊聽盧源他們談論這些構想,覺得當真有些道理。
眾人一路穿過棚戶區和市地,不覺又來到了湖陽船場。
如今的船場不光氣派宏大,而且場房內機器運轉轟鳴,顯然也用上了新的藍銀水車。
走入一座場房邊,最先印入眼簾的就是場外那一座座巨大的藍銀水車。
在紡紗場和織布場,這種水車隻有一兩架,而在船場中則是幾十架。
一座座龐然大物被安放在量身定製的水渠中,隨著水流轟轟作響,然後通過傳送裝置,帶動著場房內大量的器械運轉,簡直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