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房內,各種搬運,傳送,車,鉗,刨,銑,磨等工具,原本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如今有足夠的動力,讓工作效率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
“如今的機器,分工開始明確:水車屬於發動,皮帶,鏈條屬於傳動,錘,鋸等屬於工作機械。如此各處工匠都鑽研自己的本職,技術進步日新月異。”
孫連誠向喬銀講解著如今的工場,臉上難掩驕傲。因為他也是新興工匠中的一份子。
而丘小珍則是走到一座水車旁,認真做了觀測記錄,對作品的要求儘善儘美。
喬銀自然也感到驕傲。因為製作藍銀風車,祭煉法陣,他同樣也出過一份力。
少時,一行人登上數丈高的土城。這正是喬銀第一次參觀過的造船場,曾經誕生過諸多知名戰艦的搖籃,如乘風號,逐浪號,都是在此孕育而生。
如今的造船場早已采用了流水作業,加上動力的革新,幾乎每隔一年就能誕生一艘新船。
放眼望去,便看到正在打造的一副龍骨。一根無比巨大,通體藍金色的龍骨。
“這幾年,衙門裡的工匠也基本弄清了藍陀銀木的特性,可以用來打造海船了!這艘海船如果打造完成,將比我們現行的海船還要大上幾倍,真正的一級艦。”
寧遠看著這根龍骨,眼中滿是熱烈。
自從藍陀銀木的樣品被帶回大肅,工匠就一直在鑽研它的特性。打造了成百上千的寶弓裝備軍隊,又製作了藍銀水車,如今終於輪到了戰艦。
所有軍備中,戰艦是最難打造的。不光因為它大,還因為構造複雜,集工藝大成,不是光努力就能做的。
“不過,東瀛人卻是造出了鐵甲艦。”
喬銀看著這根龍骨,心中多少還有些隱憂,“藍陀銀木雖然堅韌,但比鋼鐵還是有所不如吧?”
寧遠說道:“放心吧,鐵甲艦我們也在鑽研,絕對不會落後於東瀛的!東瀛估計也在鑽研爆炎神符,不過近些年還算老實,估計研究成果並不理想。”
喬銀點點頭:“原來如此。”
爆炎神符現在隻有喬銀才能祭煉。雖然東瀛不乏人才,但以他們的民族性,想領悟出悲母還魂經這樣的道術意境,怕是還欠火候。
船場的安穩運作,讓喬銀吃下了定心丸。於是隨眾人一同出行,終於來到了收容流民的營地。
……
泯江的灘塗邊,如今已圈起一片簡陋的大棚戶區,裡麵陸續收容著到此的流民。
這座區域,方圓大約五六裡,正是按造化葫蘆的內部空間圈定的;流民被乾部們分組分隊,在各自的營地搭建帳蓬,安排得井井有條。
喬銀跟著大家一同在這裡視察,也感覺非常滿意。
“多虧了皇權下鄉,建立了基層行政機構。不然就是有造化葫蘆,也帶不了幾個人。”
人不是物品,就是乞丐也要吃喝拉撒,要生活。造化葫蘆不可能一下就把這些人全部裝起來,真正操作起來是相當繁瑣的事情。
如今先把這些人分組分隊,適應下來。到時候進了造化葫蘆就好方便管理。
現在的營地,搭建著一頂頂的帳蓬,排列得還算整齊。收容的流民一戶一戶的居住其中,倒也有了幾分安定的模樣,秩序並不混亂。
甚至有不少人,已經跟著所在的乾部在讀書習武,為今後的生活做準備了。
隻等這些人遷徙到藍銀島,那就能真正安上家。
“小銀,你們來啦!”
不多時,營地已開始造飯。隻見乾部隊伍中,一個女孩見是喬銀他們,很開心的迎了過來。
“小憐妹妹,你終於也來衙門當差了?”
看見這個女孩,喬銀也很是高興。因為她正是祁雲偉的乾侄女,祁小憐。
和去年相比,小憐整個人都開朗了許多。和大家見了禮,便伸手拉住了喬銀的袖子。
“小銀,我一直在鑽研那把飛劍!雖然還沒能仿造出來,卻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
“什麼,神奇的現象?”
喬銀他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不過還是跟著小憐一同來到了一處灶台邊。
營地的灶台,都是大灶大鍋,和衙門裡的作派差不多。造飯的師傅們圍著大鍋忙活,各種米,菜,混在鍋裡煮,升騰著一片片熱浪。
不過喬銀很快注意到,這口大灶下麵好像還沒生火?
對於一直吃大灶的海員來說,這種感覺多半錯不了,寧遠他們也注意到了這口大灶的奇特之處。
不等大家來問,小憐就從旁邊取出了一口馬蹄磁鐵,還有一口碩大的陶瓷盤子:“小銀,我鐫刻飛劍法陣,拿很多便宜的材料練過手,結果在無意中發現陶瓷和磁鐵竟然有奇異的反應……”
眾人圍在祁小憐旁邊,慢慢看明白了這是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