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百家爭鳴(1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260 字 21天前

年底,又是一個新年到來。

今年的泯南比往年更加繁華,而且這種繁華不光表現在物質上,還有民眾的精神狀態。

議會的召開,促進了思潮發展。

有各自主張的人,開始打著諸子百家的幌子,學儒家一樣用名人名言包裝自己的思想,舊瓶裝新酒。

比如知識分子,主張道家的“無為”。他們認為人隻要不危害他人,不危害社會,就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所謂“上如標枝,民如野鹿”,自由是自然權利,與生俱來。

市民階層則信奉法家,這些小業主認為社會就應該有社會的秩序,依法治國,律法之下人人平等。儒家那種“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是落後思想。

產業紳士更喜歡談論墨家,以技術革新為主導思想,認為生產力的進步才是根本。相比儒家的“仁愛”,他們更主張“博愛”,淡化依附關係,注重個人能力。

自由,平等,博愛,逐漸成為源州乃至整個泯南的思潮。在這裡,文化領域終於不再一家獨大,畢竟你儒家是聖人不假,諸子百家就不是聖人了?

思潮的湧動,衝擊著人們的心。生活上的飽暖,也讓人們更願意追求精神生活。

一時間,各種古籍相繼再版,新的作品也層出不窮。言論不再局限於公知大儒,各界人士都熱情抒發著自己的情懷;茶館,酒樓中隨處可見高談闊論的人。

哪怕找不到酒搭子,你拉上店小二過來陪你喝一盅,他也能陪你嘮上好半天。

這樣的思潮,自然讓清流士大夫們氣急敗壞。簡直就是禮崩樂壞,禍亂朝綱。

幾千年的沉寂後,儒家的權威再次受到了挑戰,又有了一絲百家爭鳴的意味。

麵對泯南這個異類,昏庸的皇帝卻隻知道燒他的“萬壽金丹”,對此渾然不理。

不過皇帝也用一個舉動,安撫了諸多中下層官員。那就是朝庭的俸祿居然又漲了。

要知道新政之前,官員的日子非常清苦,一個七品知縣每年隻有俸銀四十五兩,糧米四十五鬥。官員如果不貪汙,那就隻能餓肚子。

直到新政有了起色,皇帝將年俸改為了月俸。知縣每月都能領四十五兩的俸銀,日子眼見的改善了許多。官位高的大臣就更不用說了。

這對那些真正做事,又愁心生計的官員,當真是雪中送炭。官場風氣也改善了不少。

而現在,皇帝居然又發了一道聖旨,將所有官員的俸祿上調一級!從來年起,知縣的月俸將漲到五十兩,一品大員的月俸更是漲到二百兩。

錢不算多,但總歸是窩心的事。這道聖旨一發,原本對新政有意見的聲音頓時弱了下來。

不過對官俸和爵俸,皇帝一直分得很清。

哪怕是大將軍王,親王年俸是一萬兩,如今依舊是年俸一萬。大將軍的月俸一百八十兩,那是當差另算的。所以朝庭現在的負擔不算太大。

由此對於新政的成效,朝堂上始終褒貶不一。對於泯南這片神秘的土地,不少人也心向往之。

據說源州改製之後,要在州府之內再劃分市區,需要更多的人手補缺。這讓不少等缺的候補官員蠢蠢欲動,但又鼓不起勇氣邁出這一步。

因為朝庭有章呈,去泯南當官要先公示自己的財產。

泯南的不少官員的確富有,但他們家裡的錢都是乾乾淨淨的。清流士大夫們非常渴望有錢,聖人卻又忘了教他們怎麼賺錢,隻能乾著急。

於是,皇帝最後還是派出願意公示財產的親信去了。其中就有曾經在泯南中舉的蔡功成……

……

“嗨!嗨!嗨!……”

藍銀島,現在應該叫做藍銀群島。早上天剛亮,教官們就帶著民兵在北島的灘塗邊修煉武功。

這些民兵,都是從村民中挑選出來的武士高手。

庶民體操的成果在時間的沉澱下開始顯露。天賦高的平民經過努力,當真不輸於世家子弟,最早的一批村民中誕生了不少武士高手。

老潘,老溫這些乾部自不用說,他們刻苦努力,一直起著模範帶頭作用。

於是這些小有修為的人都被衙門組織起來,成立了民兵隊伍,統一由真正的軍官傳授煉骨功法。

整齊的隊伍中,竟然還有一個紮紅頭繩的小女孩。

“真是人不可貌相,小紅這丫頭居然也是個練武的天才!誰能想象兩年前,她才那麼點小?”

喬銀視察著如今的村落,當真是無比欣慰。

小紅現在長高了許多,儘管外表依然還是小孩,但全身上下都綻放著一股蓬勃的生命力。

喬銀知道,即便她還沒長開,遇上張三那樣的混子也能撂倒三五個。

今天傳授煉骨功法的教官,正是喬銀的親信,楊樹。現在的楊樹終於修煉到了頂尖武師,隻差一點就能踏入先天境界,成為一方人物。

看著楊樹,喬銀心中已然有了打算。

隨著太陽高升,早操隨之結束。孩子們準備去學堂讀書,大人們也開始下地乾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