呤!……呤!……
隨著電訊器上的小鈴響起,他向著祁雲偉點點頭。祁雲偉也和喬銀走到了旁邊。
喬銀便跪了下來,開口道:“臣喬銀奏上:安南進犯,軍務緊急,望皇上曉諭大將軍王,海戰為主,陸戰為輔,滅賊生力為上,據賊城池為下。戰中事宜,以洋務為先,奏請俯允。叩安。”
說完後,電訊已然發了出去。
喬銀便和大家一同坐下來,等待皇帝批折。祁雲偉他們也在暗中捏著一把汗。
向皇帝請旨,節製大將軍王,這實在是沒人敢想的事。
但也因為所有人的心思都被戰事狠狠的吸引住,卻沒人在意這次的折子,是用電訊發出去的。大將軍王南下馳援的消息,也是電訊傳過來的。
放在往年,哪怕是用六百裡加急,這些消息恐怕也要好多天才能傳達。
但當今的“昏君”卻以祈禱長生為由,把泯南到京城的訊線終於連通,這讓洋務衙門向皇帝請旨,可以說是即請即回,消息傳遞快得不可思議。
而且不僅是源州到京城。
實際上,從源州到廉州,再從廉州到擎海關,又從擎海關到膠州,再從膠州到京城,這四條環繞大肅的訊線幾乎是同時興建的。
工程能如此之快的完工,幕後功臣自然是丘小珍和祁小憐。改良後的內部法陣鐫刻,蘊含了世界之力,讓單位通訊距離增加了十倍。
這讓訊線的輔設密度和成本大為降低,終於搶在今年入夏前完美收工。
也就是說,四大新政推行地原本分離在國土的四角,如今卻成了消息傳遞最為靈便的地區。甚至包括訊線經過的省,府,縣,也都得到了便利。
尤其是從泯南通往廉州的粵東,廣南,粵西等嶺南行省,原本受儒家束縛就小。如今又有訊線經過,也逐漸被兩地帶動,開始變得活躍起來。
當然,電訊最為恐怖的地方,就是軍事情報的傳遞。
據說皇帝剛下早朝,就讓駱誠國往擎海關發了一條電訊,當天下午大將軍王就提軍南下!這樣的出兵速度,簡直顛覆了所有的戰略反應。
呤!……呤!……
如今隻過了一刻鐘,電訊器上的鈴就震了起來。
傳信員馬上戴上耳鼓,邊聽,邊用筆速記下電訊內容。最後,他拿起紙站了起來。
“皇上批折!”
“臣在!”
喬銀連忙上前跪下。
傳信員朗聲讀道:“朕已告知宜親王,與安南一役,擎海軍為洋務衙門之馳援!個中戰略,海軍為上,大小事務,皆聽調派,特此批複!欽此!”
“臣叩謝皇上!”
喬銀雙手接過電折,祁雲偉他們也都是一陣驚駭。
將喬銀攙扶了起來,祁雲偉說道:“小喬,你還真是少年輕狂,居然真讓皇上下旨,節製大將軍王?如今旨意是請到了,這節製大將軍王的將令……”
喬銀笑道:“當然還是由我來發了。”
少時,桌上的小鈴又震動起來。電訊員再次戴上耳鼓,很快收到了一條新訊息。
“大人,果然是大將軍王發來的!”
喬銀問道:“他說什麼?”
電訊員念道:“皇上旨意,悉已知曉!擎海大軍已南下至雲淵石橋縣駐紮,喬將軍若有將令,可電訊至此!若明日電訊,可在樓山府。安。”
“……”
祁雲偉他們聽完,已經有些麻木了。
大將軍王南下馳援,已經走到雲淵省石橋縣了,這正是沿著訊線鋪設的方向在行軍,通訊便利。所以大將軍王竟然說,喬銀有什麼將令就發過去!
實在很難讓人相信,皇帝寵著喬銀,素未謀麵的大將軍王居然也寵著他?
“若這次真能一戰而勝,立下不世之功,朝庭裡的那些人也沒什麼可說了吧?”
祁雲偉他們都升騰起這麼一個念頭:隻要打贏這一戰,喬銀縱有天大的過失,也能小事化了!皇帝和王爺隻要有個正當理由就行。
“大人,給王爺回訊嗎?”
這時,傳信員問了一句。
喬銀說道:“當然!王爺離廉州已經不遠了,早點把咱們的戰略意圖告訴他,他也好早點安排部署,讓將士們有個準備,勝算就更大了。”
說著,他便向傳信員組織說明了自己的戰略意願,請大將軍王屈尊配合。
一切就緒,喬銀似乎又看到了那個模糊的身影:太子上朝,一手牽著四弟,一手抱著十三弟;皇上如今開始老了,不知道老十三境況如何?
“有道是兄弟齊心,其力斷金!如今咱們同拒外敵,定然一戰而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