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衙門總署,議事廳。
喬銀快步趕進正堂,向著在座的諸位官員和將領拱了拱手:“諸位大人!”
最後又向著祁雲偉拱了一下手:“祁大人!”
祁雲偉也從椅子上站了起來,點點頭:“你可來了,旗下各軍艦戰備如何?”
喬銀說道:“逐浪營一切就緒,隨時可以出戰。”
“好。”
祁雲偉便招了一下手,其他的將領們也都站了起來,圍到了正案上麵懸掛的一幅地圖邊。
今天來到這裡的,都是各營盤的大船長,有寧遠,逍天堯,紀冰洋,柳君刀等,還有重要將領和幕僚,如盧源,郎先生他們這些人。
喬銀雖然年輕,但神通廣大,又頗有軍功,祁雲偉對他自然高看一眼。
“小喬,我們上午接到皇上的電諭,說大將軍王已帶兵從擎海關南下,前往廉州支援了!皇上還想聽聽你的意見,這仗該怎麼打?”
“什麼,大將軍王?”
喬銀聽到這個消息,腦中頓時閃過許多信息。
大將軍王鎮守擎海關,本意是北拒大戎。如今居然棄關南下,這說明大肅與大戎在西征問題上已然達成了默契,這是釋放了一個合作的信號。
另一方麵,大將軍王無論是武功,聲望,還是麾下將領,都是天下一等。他能南下助戰,對於打贏這場仗可謂是錦上添花,當真是一步妙棋。
“太好了!大將軍王南下助戰,我洋務衙門如虎添翼!安南不比東瀛,如此一來我們有很大機會兵出孤鷹嶺,直接打到安南本土。”
喬銀很快說出了自己的戰略方向。
打仗,自然是要打贏。但什麼叫贏,是消滅掉對方的軍事力量,還是軍事占領,這都可以叫贏;中原統治了安南上千年,最後也不見得叫贏。
因此祁雲偉對喬銀的見解,倒是沒有認同:“打到安南本土?打下之後呢?雖說憑借大將軍王的支援,廉州倒是有這種能力,但安南也今非昔比,萬一被拖進去,恐怕七八年都未必能出得來。”
於是喬銀說道:“大人誤會了!末將的意思,是直搗黃龍打到他們首都,形成兵臨城下之勢,然後趁他們應援不及,儘可能的破壞他們的軍事,產業,工場,再迅速撤回!戰略目的也就達到了。”
“……”
祁雲偉聽了,用手摸著自己的胡子,慢慢踱步思索。
逍天堯忍不住問道:“敢問喬將軍,如此寸功未立,這樣打有何意義?”
喬銀笑道:“大肅和安南,一個大而弱,一個小而強!以大欺小,自然能慢慢消耗,不得急切;以小博大,則應速勝,不能拖延。”
逍天堯不禁又問:“那敢問喬將軍,我大肅和安南,誰大而弱,誰小而強?”
喬銀說道:“表麵上自然是大肅大,安南小。而實際上我大肅內耗數十年,如今僅一省數地有一戰之力,勝在中原底蘊豐厚;反觀安南,軍艦多為定購,產業並不齊全,軍備不如我洋務衙門。所以大而弱的是安南,小而強的是大肅,我們以小博大,必須速戰速勝。”
“……”
對於這種言論,逍天堯自然不願苛同。堂堂天朝上邦,憑什麼在你的嘴裡倒成小國了?
寧遠卻意外的支持喬銀的話:“我覺得喬將軍所言有理!安南也好,東瀛也罷,我們都是以一省敵一國,客觀的認清形勢,才是成敗的關鍵。”
眼見逍天堯還要爭辯,祁雲偉微微抬手,擋住了大家:“小喬說得有一定道理,但其中卻有一個難點,那就是如何讓大將軍王配合海軍的戰略?”
他這一說,倒把大家都問住了。
雖然朝庭現在重新整改了兵部,祁雲偉是海軍部尚書,但實際上的海軍主力依然隻有洋務衙門。現在最大的成果,就是有了軍事自主權。
至於大將軍王,祁雲偉是萬萬不敢節製的。
人家可是皇上的胞弟,大肅頂天的柱石,怎麼可能憑洋務衙門一句話,就指揮他打進安南,還要聽從海軍的戰略部署當前戰先鋒?
於是祁雲偉說道:“或者,可以請大將軍王負責鎮守廉州府,讓鄭元通帶兵南下!鄭將軍的本事不在我之下,隻要他願意配合,還是可以達成的。”
喬銀想了想,說道:“獅子搏兔尚儘全力,以小搏大如何還能留一手?既然如此,不如我給皇上發一條電折,隻要皇上親自下旨,大將軍王應該會通融的。”
“這……”
祁雲偉他們對望了一眼,似乎有些為難。
逍天堯再次說道:“喬將軍,我們知道皇上很寵信你,但你拿皇上壓服大將軍王,此事還是三思而行!大將軍王可是一直咱支持洋務衙門的。”
喬銀笑了笑:“多謝逍將軍,我自有分寸!反正我現在不守禮儀,遲早要被參倒,不如再得罪一下大將軍王,以後有什麼事都往我身上推就是了。”
逍天堯喉結動了動,卻沒再說話。
洋務衙門的人倒是上下一心,就算意見上有分歧,也不是因為私人恩怨。
最後,祁雲偉終於下定決心:“好,來人!向皇上發電折!”
“是!”
很快,大廳角落的桌子邊,一直靜候在那裡的年輕人馬上戴上耳鼓,按上了電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