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議事十二則(1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172 字 21天前

馬昀的橫空出世,讓議會討論的內容從承接造船場的預算,很快過渡到了如何開辦銀行和證券交易所。一時紳士們紛紛發言,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喬銀也把尼多蘭銀行,股票的運營模式拿出來探討,逐漸得出了一套適合源州的銀行草案和證券管理條例。這些法令將在今後的實踐中慢慢完善。

接下來,他還把在納蘭遮看到的其他產業,比如保險業也拿出來討論。

“……尼多蘭是個小國,據我估計,他們一個國家恐怕還沒我們泯南一個省大。不過他們同樣能支撐起龐大的航海事業,除了上述的金融體係,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產業,那就是保險業……”

紳士們也都認真傾聽著喬銀的發言。他們這些人對於國家,榮譽或許興趣不大,但一聽到關於賺錢的產業,那就顯得格外精神,也非常樂意鑽研。

“……但是西方人的保險業,是基於他們的文化理念誕生,願意給遠洋的航船投保,這種理念未必符合我們?所以我的想法,是把這種保險業先在贍民堂試一試:其中一個產業,可以投入在養老方麵,另一個產業,可以放在贍民堂旁邊的醫療合作社……”

聽著喬銀款款而談,一位紳士忍不住問道:“敢問喬大人,如果開設了這種產業,有人故意去醫院看病,騙保怎麼辦?雖然現在產業還沒有開展出來,但我已經能想象醫鬨的情景了,這有些不切實際。”

喬銀笑道:“尼多蘭保險公司的賠付,肯定是有限製的,況且沒有海員為了騙保,真的願意把自己淹死吧?同樣的道理,贍民院的建立原本是出於責任,但朝庭的經費有限,我們必然要尋找更好的辦法。我們都有老去的一天,也有生病的時候,誰也不能保證這輩子會一帆風順。難道大家不為彆人著想,也不給自己留條後路吧?”

他這樣一問,不少人的心思便悄然轉了過來。

於是又有人問道:“那敢問喬大人,您打算怎樣投入這兩個產業,怎樣運營呢?”

“是這樣的……”

喬銀便拿出一張稿紙,顯然這兩個項目他已經考慮許久,現在終於能拿出來討論。

“由議會核算出老人贍養的保險額度,首先由朝庭的人馬帶頭試行,包括官員,差吏,將士,乾部等等。所有吃皇糧的人,每月從俸銀中扣除一點投入到保險基金中;等年齡到了,告老還鄉,按月領取贍養金。”

“醫療也是一樣,每月扣除一點,積少成多。有了大病,也好去醫院治療,這相當於眾人拾柴火焰高,我也相信不會有人為了騙錢真的不在乎生老病死?總之每個人投的錢不用太多,相當於買個安心。”

“我同意!”

祁雲偉頭一個讚成,“我沒有子女,雖然認了個侄女,但老了也不想連累她!成立這個產業,我們兩口子心裡也能安生,我讚成這個提案。”

“我也同意!”

寧衛也表示讚同,“今時不同於往日,我的兒子長年航海,我不想老了之後耽誤他的前程!況且贍民堂建得不錯,老了之後我願意住進去養老。”

“我也同意!”

“我也同意!……”

出乎意料的,絕大多數的官員都表示讚同。

在泯南為官,首先要公示財產,所以這裡的官員大多清廉。也正因為清廉,這些人的養老始終是一塊心病,特彆是太平莊的喬氏去世之後。

聖人又能如何?依然逃不過生老病死。

喬氏是朝庭誥命,晚年還算幸福。那些退隱之後,無權無勢的官員,晚景大多淒涼。

不僅是官員,就是在坐的開明紳士,包括普通市民,這段日子或多或少都因為喬氏的案子而觸動。儒家綁架子女固然不對,但老人需要生活也是現實。

有了這層保障,對於大多數人至少有個心理安慰。

特彆是收入不高的普通市民,農民,他們最怕的還是生病。所以喬銀提出的保險產業,首先沒有投入到航海上,議會反而先通過了投入在贍民堂試行。

“那敢問喬大人,如果養老保險試行順利,以後子女是否就不用贍養老人了呢?正如喬大人您,為了所謂的航海事業,就將母親冷落在家,您是否要為自己母親的去世負一定的責任呢?”

就在這時,一個尖銳的問題終於被人提了起來。

喬銀放眼看去,這位紳士正是前些年被革去舉人功名的吳英。這個人早年反對土地整改,如今又混成了議會代表,不時的冒出來唱反調。

源州形式一片大好,但不表示思想完全一致。

這個問題,非常之尖銳,尖銳到不好回答。因為怎麼回答,你都是錯的。

好在源州的議會之上,這種討論是不被允許的。

當!

主席台邊,那位主持議會的中年人敲響了一麵鑼,刺耳的聲音很快讓會場安靜下來。

隨後,他用手上的鑼錘指向了吳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