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閣下,貴國的畫作當真是彆俱風格啊?”
漫步在寬闊的長廊內,喬銀最感興趣的卻是牆上的巨畫。這種畫幾乎蓋滿了整麵牆壁,筆法似乎傳承於中原的工筆,不過色彩更加明豔。
確切的說,喬銀是對繪畫的顏料感興趣。
“這是我們東瀛維新以來,創立的浮士繪!雖然年代還不久遠,卻融合出了我們自己的藝術。”
東鄉隆勝陪同在一邊,介紹著這些彩畫的來曆,言語之中頗顯自豪。
“尊使請看:這幅畫叫‘富國強兵’,描繪的東瀛艦隊操練之壯麗;這幅畫叫‘殖產興業’,描繪的是士族刻苦求學,引進產業的情景;這一幅,叫‘文明開化’,描繪的是維新之後繁華的都市……”
“真是壯觀!”
喬銀由衷的讚歎了一聲。對於探索未知世界的人,他都是心懷讚譽的。
維新之後的東瀛,麵貌煥然一新,很多男人都剃掉了發髻,清爽而乾練。畫作後還有一句打油詩,“敲一敲蓬鬆的天靈蓋,文明開化的聲音響起來”。
因此喬銀更能肯定,東鄉隆勝介紹這些畫作是有意為之,不然肯定會把話題岔開。確定了對方的意圖之後,於是也順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東鄉閣下,這浮士繪如此鮮豔動人,真讓人心中愛慕!您說,我大肅如果也能用上這樣的顏料,對敝國的藝術發展是否大有進益?”
果然,東鄉絲毫沒有見怪的意思,同樣順勢說道:“藝術交流,本就不應有國界!大肅想要顏料,可以隨時來購買。”
“閣下果然快人快語。”
喬銀笑了笑,又望向了那幅“殖產興業”的巨畫,“恕在下冒昧一句:這次兩國商談業務,互相引進的不應是單純的商品,而是產業才對吧?”
“尊使說的不錯。”
東鄉也笑了笑,“特彆是‘互相’二字,用詞極其精準,恰如其分!”
“哈哈哈哈……閣下過譽了!”
喬銀得到答案,於是開口問道:“那閣下能不能稍微透露一下,這顏料是什麼產業?我大肅也好拿出相應的產業才好交流。”
東鄉隆勝點點頭:“不瞞尊使,我東瀛向周邊國家售賣這些顏料,都說它是一種礦物,而實際上它們是生物……”
“生物?”
“確切來說,是一種靠特殊植物喂養的生物。”
東鄉隆勝神秘的笑了笑,“這和貴國的藍銀風車,可謂是異曲同工之妙!如有興趣,我們想用這種顏料換取貴國的其他產業,不知道可有商談的途徑?”
“何種產業,能入東瀛法眼?”
“通訊產業!”
“哦,這倒也般配。”
喬銀絲毫不意外。
大肅這次大敗安南,艦炮是一大優勢,另外一大優勢就是電訊。打仗打的是信息,如此高效的信息傳遞,自然驚動了周邊國家,特彆是東瀛。
藍銀風車,就是利用特殊資源研發出來的產物。浮士繪的顏料也是特殊資源,雙方也都想拿資源換取製造業,當真是優勢互補。
顏料這東西看起來用處不大,但實際上卻極有價值。今後印刷貨幣,出版刊物,傳播文化,都需要仰仗它的功能,從軟實力說,它的價值更在藍銀風車之上。
不過喬銀也不能表現得太猴急:“但這等大事,單是我的個人意願肯定不夠,得和使團其他人協調一下。東鄉閣下想必也要和諸位大臣商議吧?”
“這個自然!這種事肯定得慢慢談,不能著急。”
東鄉隆勝笑了笑,顯得很有耐心,“尊使,這邊還有浮士繪,有興趣繼續欣賞嗎?”
“當然,請!”
“請!……”
……
東瀛官員們接待大肅使臣,在迎賓館逛了一個多時辰,欣賞著建築,書畫,風景。
眼見天色將晚,大家終於穿出迎賓館,便來了東鄉的宮邸,請使臣們用餐下塌。
東鄉的家依然如故,青石小路,竹林搖曳。
曾經的客廳依稀如同往年,還是那樣寬敞明亮,周圍擺放著各種屏風,絲竹環繞。隻是今年和喬銀一同過來的客人多了不少,東鄉等東瀛官員也陪同入宴。
“請!”
“請!”
大廳之上,兩國的官員使臣們相對而坐,各為一列。東瀛人都是正坐,不過大肅官員早就不習慣這一套了,包括喬銀都是盤膝而坐。
每個人的麵前,都放著一張矮案,除了喬銀和郎先生,其他人也都稀奇的品嘗著東瀛的食物。
“諸位貴客,兩國風土不同,招待若有不周還望海涵。”
席間,那位東瀛的衛生部長,藤野先生彬彬有禮的與大肅使臣交流;郎先生也興致頗高,向大家介紹東瀛的飲食文化,倒是不會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