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維新的成果(2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361 字 22天前

“是啊,這種‘刺身’被東瀛稱為中藥,實際上是用牛肉做成的!不僅外形美觀,而且的確有藥用價值,畢竟食療也是符合醫道的嘛。”

郎先生邊品嘗用牛肉做成的“牡丹”,邊介紹著它的來曆。

喬銀倒是知道,東瀛因為宗教問題不讓吃肉。於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民眾想出了很多辦法吃肉。比如把肉切成花的模樣,說是中原傳來的“中藥”,於是意外的發展成一種菜係。

還有牛奶,羊奶,被叫做“藥茶”。熊井小姐就是從小“藥茶”吃太多了,才長得這麼高。

“嗯,挺有創意!”

大肅使臣們吃用起來,倒是讚不絕口。

作為禮儀之邦,哪怕不合口味,大家也會稱讚,這是對他國的尊重。

而且東瀛的各種菜品,除了有這些另類的刺身外,同樣喜歡食魚,吃海鮮;味增和芥茉也挺合泯南人的口味,因此體驗還不錯。

當然,喬銀感興趣的是碗中加了大麥粉的飯,還有小菜中那些稀奇的食品。

米飯中加大麥粉,是東瀛人經曆慘痛教訓才知道的。以前他們的軍隊隻供應精米,士兵大多得腳氣病,根本不能戰鬥,經常被大肅打出以一敵百的戰績。

直到藤野先生進入衛生部工作,鑽研出病理,這才改善了東瀛的現狀。

小菜碟子,則是一盤鹽煮花生,一盤土豆絲。喬銀嘗了點,感覺適口性不錯,也肯定這絕對是新的農產品,以前從來沒有見過,更沒吃過。

把這些小菜亮出來,似乎又是傳遞一個信號。

於是喬銀說道:“東鄉閣下,這小菜當真是爽口,適合下酒!不知道我們能不能引種?”

東鄉隆勝笑道:“尊使到底出身於富足之國,我東瀛民眾隻是拿它們當口糧的。”

喬銀聽了,不由得試探性的說道:“這麼點小菜,如何能當口糧?閣下說笑了。”

這時,坐在東鄉旁邊的藤野先生說道:“尊使有所不知,這些作物產量很高,更在主糧之上!隻是它們在東瀛人心中的地位,不及大米而已。”

喬銀便笑道:“偶爾吃點雜糧,對身體才有好處嘛?我大肅如今正在試播新種,貴國如果有意,我們可以交流深入一下,互惠互利。”

東鄉說道:“如此,敝國自然是求之不得!不過這些小菜,都是由藤野先生培植出來的,尊使如要引種,和藤野先生交流便是。”

郎先生大喜,說道:“敝國的稻種也是在下管理,如今和藤野先生交流,當真是不枉此行!”

藤野先生也連連點頭:“互通有為,方為興盛之道。”

於是在又一次試探之後,首先有意向交流的反倒是作物。當然這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民以食為天。

而且作物這種東西,肯定是藏不住的。這點喬銀知道,東鄉隆勝也知道,與其藏著掖著,不如拿出來大大方方的交流,試種,反倒能節省許多投入。

大肅有高產水稻的消息,東瀛肯定知道。喬銀拿主糧換東瀛的新雜糧,東瀛絕對不吃虧。

“郎先生和這位藤野先生倒是談得來!如今他們交流農事,栽培,不知道能不能把其他東西也交流過來,發展大肅?”

喬銀心中早已有了打算:這次交流,能交換多少產業就儘量交換,因為這種機會未必還有。

不過能和東瀛談到什麼地步,底線在哪,還需要向洋務衙門和朝庭審報。這也是東瀛邀請大肅使臣到常崎會談的原因,主動權掌握在東瀛的手裡。

但他們不知道,喬銀對這些事情早有應對手段。

宴會結束後,大肅使臣們被安排在驛館休息,為來日正式開始的會談做準備。

……

夜晚的常崎依然喧囂,街市之上燈火明亮,人流湧動。作為東瀛維新之後的第一港口,這裡很早之前就放開了宵禁,經濟繁榮。

便是迎賓的驛館中,也能看見遠處燃放的焰火,還有東瀛民眾的歡呼。

“現在應該是東瀛的秋日祭!再過不久就要立秋,這也是他們歡慶豐收的日子。”

郎先生在驛館的小院中,慢慢踱著步子。他似乎對東瀛的習俗了解得很多。

“這樣最好。哪怕是條狗,喂飽了也就不咬人了。”

喬銀坐在走廊上,同樣觀看夜景,舒緩著自己的身心,“郎先生?您幫我護法,我現在就施展道術,和衙門溝通一下。”

“真的能行嗎?”

郎先生聽了,便回到走廊上,坐在了喬銀的身邊。“這裡離源州就算沒有一萬,也有八千裡!就算是你,如此耗費神魂,小心出事。”

喬銀笑道:“放心吧,我來行的路上,都做好準備了。”

說著,他很快調息狀態,盤膝坐好,開始凝聚神魂。郎先生也屏息凝神,將精力集中了回來。

遠處的天空,閃爍的焰火照亮了喬銀的臉。

喬銀的神色卻巍然不動,因為他的意識已經脫離了自己的軀殼和神魂,感應到了海外。

即便是雷劫鬼仙,也很難一夜之間就神魂出殼,飛回源州。而且那樣做太過顯眼。因此喬銀在來行的路上,布置下了幻靈佛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