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年有成(六)(1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420 字 21天前

穿出紫石街,前方就是泯江的內陸郵政碼頭。

以前百姓渡江隻能乘坐小舟,即麻煩又不安全。現在有了定時定點的郵船,隻用花幾角錢的船票就能搭乘公共大船。

郵船除了載人,主要的用途還有載貨,傳遞信函。

泯江發源於粵東省北部,向東南流徑泯北和泥南兩省入海,水深江闊,支流眾多,具有極大的航運價值。

喬銀從尼多蘭帶回的郵票,徹底解決了普通百姓傳遞信件的困擾。信件根據重量,隻用貼上一分或幾分錢的郵票,就能送到新政開展的任何地方。如廉州,京珒,膠東,漢衝,郵政不光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再一次顛覆了大肅人的生活。

渡過泯江,就到達了源州主城。主城現在最為著名的,莫過於新開業的營銷社。

走進燈火通明的塔樓,這裡同樣是人山人海,卻相比街市多了幾分井然。因為營銷社最早是由紳士們合營創辦,自然而然提高了一點格調。

營銷社的商品永遠是最早上市的,每每有新鮮的東西問世,都會最先送到這裡的櫥窗進行展示。國內的,海外的,哪怕不買,也能看看稀奇。

而且這裡一改傳統店鋪的詭詐,所有的商品都展示在櫃台,明碼標價,省去了買主的很多麻煩。

這裡的稱也不再是杆稱,而是洋務衙門新出產的電磁稱,精確實用,買賣放心。

因此這裡經常能看到半大小子拿著空瓶子,來食用品區打酒,打醬油。二樓的副食區,也有不少老人買些桃酥,果品。服務員招待熱情,絲毫沒有短斤少兩。

三樓的日用品區,喬銀從海外引進的牙刷,牙粉都有陳列。它們如今已成為了源州人的生活習慣。

年輕人喜歡的新式文具,如自來水筆,鉛筆,也能在四樓的學習用品區買到。

五樓則是貴重品區,上好的弓,劍在此都有售賣。家境殷實的人會在此選購自己喜歡的兵器,大肅一改數百年的文弱風骨,開始有了尚武之氣。

而在六樓的奢侈區,喬銀更是看到了仿製出來的西洋物件,如八音盒,懷表。

“這懷表,用起來怎麼樣?”

喬銀從展架上拿起一隻表,外形居然和自己的那隻差不多,隻是手感要輕了不少。

不過它的時間倒還走得挺準:喬銀的表已是晚上十一點半,這隻表也是晚上十一點半。

郎先生說道:“你帶回的東西,咱洋務衙門的人差不多都鑽研出來了,唯獨這懷表愣是仿不出來!就這種表,還是東瀛人仿造出來的。”

“怎麼說?”

喬銀似乎有些難以置信。

郎先生便拿出了自己的一隻懷表,擰開底蓋,給喬銀看了一下裡麵的構造。

“你帶回來的是純機械表,構造實在太複雜,我們隻能造出大點的鐘。就是東瀛人,也無法造出走時準確的機械表,隻能參照了八音盒的原理,加上了咱們的電磁鐵,最後造出了這種‘磁英表’……”

喬銀拿過郎先生的這隻懷表,明顯就是貨架上展示的這種。它的內部構造果然簡單許多,利用八音盒的速差概念完成了時針和分針的轉動。

最主要的,這隻表的動力不是發條,而是一塊指甲大小,鐫刻過法陣的馬碲磁鐵。

郎先生拿回自己的表,笑道:“這東瀛人當真有一手,特彆是模仿製作這些小巧精妙的玩意兒!他們造出的懷表,價格更便宜,走得也更準。”

“哦,真了不起!真可惜。”

喬銀微微點了下頭。雖然高興,卻並沒有顯得過於高興。

郎先生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怎麼,沒能造出純機械的懷表,覺得遺憾?”

“是啊,多少有點。”

喬銀將那隻表放回貨架,和郎先生走出奢侈品櫃台,在人來人往的營銷社中閒逛。

“以實用性來說,更便宜,更精確的懷表固然是好;但如果靠道術投機取巧,恐怕會阻礙我們的發展上限!您也看到了,純機械表當真是產業的巔峰,不借助任何法力,道術,做到這種地步,這才是正統。”

說著,他將自己的機械懷表貼在耳朵上,聽著裡麵喀嗒喀嗒的聲音,一臉惆悵。

郎先生對此並沒有否定:“是啊,你從西洋帶回的各種機械,風車提供的新式機構九種,鑄幣器有十二種;懷表加上擒縱器,則超過三十種。”

“我們這些人恐怕不行了。”

喬銀倒也有自知之明,“我的腦袋想真正學習理工,那隻能是浪費資源!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學校的教育,儘量發掘,培養理工人才。”

“這種人,肯定得從小培養。”

郎先生歎了口氣,“而且修行道術的人大多不適合!因為中原文化講求的是一種意境,理工類的人材需要絕對的邏輯思維,與鬼仙的理念並不契合。”

“不契合麼?……”

喬銀一時又想到了宜親王。他就是拳意就與聖地不契合,但這並不妨礙他的成就。

“世界文明各有千秋,哪有一家獨大的道理?人與人之間始終是有差距的,但民族與民族不可能有差距。我不行,不代表我們的同胞不行。”

走出營銷社,遠遠已能看到利濟路上的幾座塔樓。那裡的年輕人會成為不一樣的人才。

時間不覺過了午夜十二點。

直到後半夜,喬銀終於和郎先生回到了闊彆已久的洋務瑚州營。

幾年未歸,這裡的變化卻也不大。唯一的區彆,是遠處荒灘上蓋出了的一大片廠房,那裡就是新落戶的源州鐵甲裝配製造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