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會試大典(2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562 字 22天前

眼見天色不早,司馬匡和一些主政官員也先後辭席。他們還要主持大典之後的朝會,有許多正事要辦,怎麼有功夫陪這些後輩在此玩鬨?

……

禦街之上,授官儀式終於接近尾聲。

因為三甲進士隻授從七品銜,並無實職,他們若想進翰林院還要再經過考試,或者外放到地方從基層做起。

於是天黑之前,三甲進士們也都進入了瓊樓之中赴宴。

而另一邊,司馬匡,駱誠國,候浪平,小舒學士等一乾朝庭重臣,也穿過正乾門,重新來到了乾陽殿;龍案之後,皇帝也同樣回到了朝會上。

“臣啟皇上!”

禮部尚書司馬匡上前奏報。

“今科會試大典禮畢,共有新科進士二百二十一員已觀禮入朝,請皇上訓示!”

皇帝也欣然說道:“今次大典,頗為圓滿!司馬愛卿為國操勞,為百官表率,著賞!”

大太監許德全上前一步,高唱道:“賜:黃金二百兩,白銀三千兩,玉佩一對,錦緞三百匹,千裡馬一匹,雷木弓一柄,雕翎箭十三枝,花紋劍一口於大學士司馬匡,以示朝庭恩榮!”

“謝皇上!”

司馬匡躬身上拜,叩謝皇恩。

這是禮部最高規格賞賜:金,銀,玉,錦,馬,弓,箭,劍。司馬匡幾乎每次會試,都會如期領到一份,雖然他並不缺這點東西,卻是身份的象征。

坐在旁邊繡椅之上的駱誠國,都不由得訕笑了一下。

受賞之後的司馬匡,卻並不著急回座,而是繼續奏道:“臣啟皇上,會試大典結束,泯南聖賢喬老夫人之女喬銀,也如願中得進士!此番是我大肅之喜,亦解朝庭邊患之憂,臣以為皇上可即刻召見喬銀上殿,冊封藩爵,指婚於大戎顏郡王,以修兩國之好,保江山太平。”

“愛卿言之在理。”

皇帝微微一笑,“不過冊封藩爵,理應效法先皇,以免輕慢社稷,於禮製不合。”

說著,他扭頭叫了一聲:“許德全?”

“奴才在!”

聽見皇帝呼喚,許德全連忙應了一聲。

聽皇帝吩咐道:“去坤元宮,請皇貴妃臨朝!就說朝臣中有一位官女,需要娘娘認為乾親,頒發懿旨,她必然明白事故緣由。去吧。”

“尊旨!”

許德全聽了,馬上走出大殿,帶上兩名小太監直奔坤元宮。

皇帝又吩咐道:“劉彧,你去瓊台之上,請新科進士喬銀上殿麵聖!”

“尊旨!”

劉彧聽了,同樣走出大殿,直奔瓊台而去。

到了此時,司馬匡才如願以償!他回到琇墩上坐好,臉上浮現出無比期待的神情。

喬銀中了進士,這的確不是好兆頭。萬事怕破局,有了喬銀這個案例,以後再有女子參加科舉,恐怕很難阻擋了,這實在是司馬匡不能容忍的事情。

不過,喬銀也將為自己的執著付出巨大代價。娘娘認她為義女,他就得以公主的身份遠嫁大戎。

平心而論,司馬匡對喬銀的文采還是很欣賞的。特彆是他的詩詞,大氣磅礴,略有大棠詩仙兩分意境,絲毫不似大肅文人的酸腐。

單以禮部點卷,喬銀的名次其實是排在前麵的,直到殿試才落到了二甲六十六名。這也是大肅文官小家子氣,領略不到喬銀文章的美妙。

“可惜啊!若非政見不合,老夫倒想和她煮酒論英雄。”

“皇貴妃到!……”

就在司馬匡暗自感慨時,許德全也回到乾陽殿;同時,大殿的右門也隨之打開。

“稟皇上,皇貴妃娘娘到!”

“傳!”

“是!”

少時,大殿右門轟隆一下,放下一頂十六人抬的鑾鳳金轎,一位頭戴鳳冠,身著黃袍的雍容女子在太監和宮女的攙扶之下下得轎來。

許德全也早就躬身走到她身邊,象征性的抬起手臂,讓女子扶上。

駱誠國和司馬匡也早離了座位,拱手躬身;文武百官更是齊齊跪下,恭迎鳳駕。

“臣等恭迎皇貴妃娘娘,千歲千千歲!”

“眾聊免禮!”

這位女子,正是當今母儀大肅,統領後宮的皇貴妃。她看起來不過三十許人,端裝大氣,在許德全的攙扶下走到龍椅之前,虛拜了一禮。

“臣妾參見皇上!”

“梓童免禮,請入座!”

皇帝也連忙起身,將皇貴妃虛扶了起來;此時龍椅一側已增設了一處稍小的鳳椅,夫妻二人又對施了一禮,相互儀讓,這才歸坐了龍鳳之位。

“眾卿平身吧!”

“謝皇上,謝娘娘!”

眾大臣齊齊應了一聲,駱誠國和司馬匡方才直起了腰,文武大臣們也重新站了起來。

這時,劉彧也終於回到乾陽殿,啟奏道:“皇上,新科進士喬銀已在殿外候旨,請皇上示下!”

皇帝和皇貴妃對視了一眼,便開口道:“傳!”

“是!”

劉彧馬上領旨,回身高唱:“傳喬銀上殿麵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