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從吾所好(1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253 字 21天前

晚上,陪皇貴妃用過晚膳,喬銀回到望海小築。

默默調息了自己的狀態,喬銀也像宜親王那樣,用手捂住嘴輕輕一震:四顆大牙就被震落下來。

他現在的牙齒是武聖之體,雖不及宜親王那般絢麗,也算是修道界上品寶物了。

然後,喬銀又剪下自己手腳的指甲,最後取出一方錦帕;打開後,裡麵依然有了少許存貨。

將這些牙齒,指甲一同放入錦帕包好。

最後,喬銀取出一個小瓷瓶,伸出手指,氣血催動之下,鮮血便從指甲毛孔滲透出來,一滴滴流入瓶中。

直到流出三四指的血量,他便停下來,將小瓶封口收好。

自從知道血液循環再生的理論,傳統的顧慮也終於被打破了。喬銀,宜親王,還有祁雲偉等諸多開明的人,都會按時積累這些“身體發膚”,以為國力。

就是不少普通人,也會給醫療合作社獻血,以備不時之需。

對於現在的喬銀,每隔半個月清理一次身體,就和普通人出一場大汗差不多,並無任何損害。

再次調息了一下身體。喬銀品著參湯,然後坐到桌前,撥亮岩油燈,打開一本聖賢書,開始慢慢的吟誦。

皇貴妃煉化了五行丹煞,需要鞏固修為。皇帝突破先天境界,也要修煉,還有很多朝政大事處理,喬銀自然不會打擾他們。

隻到夜色漸深,他才熄燈歇息。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考封,喬銀自然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於是就在宮中住了下來,每日讀書練武,孜孜不倦。

偶爾皇帝,皇貴妃得空,便在一起聊聊天,吃頓飯。宜親王有時也能進宮聚上一聚。

而這段日子,也是會試武科開考,同時也是洋務衙門新一年度的試航開始。

這些年,洋務衙門可謂是人材倍出,需要試考的生員幾乎多到排不過來。好在能夠出海的海船也在增加,而且大半都裝上了鐵甲,麵貌煥然一新。

鐵甲艦配上藍銀風車,開始取代了傳統的純木製帆船。唯一還有保留的,就是東瀛的鋼鐵戰艦,還有大肅的電磁炮。

雙方都想得到對方的鎮國之寶,卻也都不願意透露自己的底牌,所以還在慢慢的磨。

而當那些需要參加會試的海員們到達珒門港口時,壯觀的鐵甲艦當真震撼了不少首都人。

洋務衙門每屆會試,考取進士的人也越來越多。從一開始隻有喬銀他們幾個,到後來的十多個,到今年已經有了數十個,簡直駭人聽聞。

如今,會試已經有了“武科三甲,半數出自泯南”的說法。因為武試不同於文試,文試可以有一萬種方法評判,武試是你行就上,不行就滾。

直到會試武科結束,接下來終於等到宗室考封了。

……

考封製度起源於大戎,算是科舉的又一分支,隻不過參與的人大多為宗室子弟。

早在北肅年間,宗室還是世襲傳承:王爺的兒子就是王爺,國公的兒子也是國公。如此直到北肅末年,整個大肅的宗室子弟已逾百萬。

北肅滅亡,可以說一半是被這些王爺吃垮的。

所以大戎入關後,為了吸取北肅滅亡的教訓,將世襲製改為了遞降製:親王的兒子隻能襲郡王,國公的兒子隻能襲候爵;而且爵位隻能由世子一人繼承,餘子沒有爵位。

於是,這個體製先保留了爵位的下限。像親王,遞降到國公就不再遞降了。

國公,也成為了親王餘子們考封爵位的上限。考封爵位不能封公,隻能封侯。

就是說除世子之外,其餘沒有爵位的宗室子弟需要通過考試,才能獲得爵位;而且根據遞降的限製,爵位必然不會很高。

這種體製,將大戎宗室爵位控製在了極小的範圍內,大大減輕了國家的經濟負擔。

因此南肅立國後,從迎娶了大戎第一位公主開始,也將這套製度帶回了大肅。

畢竟大肅不希望再見到宗室泛濫。迎娶的大戎公主們也有子孫,他們不能繼承皇位,又需要生活上的保障。因此考封製在大肅推行得非常順利。

甚至大戎的爵位,都一並被大肅繼承了過來。

因為大肅的爵位,郡王之下即為國公,第降起來未免太快。而大戎的爵位,郡王之下還有貝勒,貝勒之下還有貝子,反倒是藩妃的子孫更占便宜。

如此撕來扯去,很多漢妃子孫也寧願繼承藩爵,起碼能多享兩代福貴。用先帝的話說:“臉都不要了。”

當然,臉和飯碗比起來哪個更重要,隻有當事人自己知道。起碼有爵位的嫡長子們,王爺也好,貝勒也好,不用千裡迢迢跑到京城來考試。

武科剛結束,京中已陸續來了又一批考生。同樣是老少皆有,也同樣是貧富懸殊。

有的青年,少年鮮衣怒馬,一看就是王孫公子,奴仆成群,派頭十足。有的卻已經垂垂老矣,身邊也沒什麼隨從,住不起客棧,隻能在路邊搭夥睡個覺。

好在現在已經是初夏,天氣早已轉暖,倒不會出現什麼意外。不過影響市容是免不了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