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船大難行(2 / 2)

陽神朋克 生煎包子 4229 字 22天前

完顏康說道:“西疆地區終年西風不斷,而且風力極強,這種風車當真非常有用!有了它們發展生產,中原方能在西疆真正立足,永不複失。”

“好,那就為我們兩國交好,先乾一杯!”

“請!”

說著,四人端酒一飲而儘。

這次會晤,大戎的主要目的就是開發西疆。他們需要一個穩定的大後方,因此現在的局麵又變成了南北共同抗擊東瀛,三足之勢依然鼎力。

不過這並不代表喬銀就放棄與東瀛的合作了。雖然從情感上,他恨不得聯合大戎滅了東瀛,但從目前的態勢,大肅卻要借助東瀛的力量製衡大戎。

至於民間更親近誰,那是沒辦法管控的。借用玉京戲的一句台詞:愛恨就在一瞬間。

宜親王和行癡大師則較少交流。畢竟他們身份不一樣,有些事反倒不方便拿來承諾,因此隻是鎮著場子,偶爾出言說些客套話而已。

夏天的日頭落得晚。喬銀和宜親王出得船艙的時候,西方的天邊還有未儘的雲霞。

完顏康也一路送他們回到甲板上,拱手道:“二位,此番回國,務必將貴國皇帝啟奏!我們南北暫且放下恩怨,先把西疆局勢穩定下來,以定千年大業。”

“一定!”

二人向他和行癡大師拱手作彆,之後輕輕一躍,就回到了停靠在巨艦邊的“湖陽號”上。

之後雙方的艦隊拔錨,各自向著南北而歸。喬銀和宜親王也不失禮儀,一直站在艦艉之上,完顏康和行癡也同樣站在艦艉,互相目送。

直到天色完全暗了下來,雙方的距離也拉開百裡,漸漸淡出了視野。

宜親王方才說道:“沒想到大戎竟有如此人物,年紀輕輕就修到人仙業位,而且帶兵有方!那行癡大師更是深不可測,看來想北定中原,任重而道遠啊。”

“這樣也好。”

喬銀卻並沒有認為這樣不好。

“如果中原一統,依舊是像以前那樣交替輪回,不過是憑白耗費百姓的生命而已。我希望這次,能夠跳出這個輪回,不再是拘泥於單純的大一統上麵。”

“哦,小銀你打算怎麼做?”

宜親王轉過身,慢慢向著船艙踱著步子:“大戎帶著嫁妝入主中原,然後平定塞北,今又收複西疆!其國土之遼闊,人口之眾多,已然不下於大棠盛世。我們與之合作,怕是會養虎為患啊?”

他的擔心不無道理。

大棠雖也興盛,但其行政和現在的大戎不可同日而語。大棠隻是讓藩國稱臣納貢,大戎則是真正將其治理,劃為行省,納為國土。

如果真的得到大肅的輸血,恐怕真就能成長為一個巨大帝國,無法想象。

“王爺,您是否想過,泯南如今一省的稅賦,已占大肅歲入的一半呢?”

不過喬銀卻是扯了一件看似不相乾,卻又十分相乾的事。

宜親王當然明白他在說什麼:“你是說,新政?”

“不錯,確切說是新政推行的限製。”

喬銀點點頭,望向了甲板東方的大海。

“你知道東瀛起步比大肅晚,但維新為什麼比我們要成功嗎?因為它的體量非常合適,它不像大肅這樣臃腫,船大難調頭;但又不是特彆小,有成為強國的基礎!這是我思索了很久才肯定的一個客觀條件。”

宜親王聽了,終於知道他表達的意思了:“你是說,泯南是單獨作為一個‘國家’發展,才達到了如今的成就?這樣說來,似乎有點道理。”

喬銀說道:“的確如此,皇上給了泯南很大的自主權,泯南相當於從大肅這艘老舊的破船上,拆下一塊舢板當作救生艇!它的體量比不上東瀛,但終究掙脫了束縛,如果能再拉兩個省進來,加上瑚州,我們的體量就能和東瀛抗衡了,隻是這種事不能和皇上明說。”

泯南現在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雖然繼續發展肯定能繼續繁榮下去,但積累下的矛盾始終得不到解決,最好能在新政最旺盛的時候糾正過來。

喬銀這次北上,看到泯北省的發展也相當不錯,粵東省同樣有向好的勢頭。而且泯北在泯南的北方,粵東在泯南西北方,都是接壤的省份,從地理位置上是一片完整的區域,可以聯合起來開發。

如果大肅是船大難調頭,那就把它拆分成一艘艘小船,調頭後再拚成新船。

隻是這種事,喬銀實在不好跟皇帝開口。藩鎮割據,放在哪個朝代都是大忌。

“我去說。”

宜親王卻隻思索了一會兒,就答應了下來。

“雖然大棠亡於藩鎮,但大肅並非大棠,豈能一概而論?高宗乃複興之君,而無複興之臣;神宗有複興之臣,卻無複興之君!我們不能再錯過最後的機會了。”

“如此,多謝王爺了。”

喬銀重重點了下頭。所謂私者一時,公者千古,不怕橫眉冷對,但求無愧於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