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就差一個契機(2 / 2)

可是布匹來源呢?

這可是個憑票買布的年代。

雖然秦省是紡織大省,鳳城有秦省最大的紡織城,但那些紡織廠都是國營和集體的。

在這個以計劃經濟為主的年代,布匹實行配給製度,每人每年就一丈二的布票供給。

就算是每個工廠都有福利,那也是有限的,誰手裡也不會有多餘的布料。

“大哥,布料的事可以想辦法解決”。

冷千樾氣定神閒地看著大哥徐詩朗,一點也不著急。

開服裝工作室當然需要布料,但辦法是想出來的。

她不信在鳳城這個70年代的華國紡織中心,開家服裝工作室會找不到布料來源。

再說了,工作室剛成立時,也不需要太多布料。

可以讓顧客自己帶著布料來店裡做衣服,她隻收取設計費和手工費。

冷千樾開服裝工作室的初衷,本來也沒打算把它搞成一家普通裁縫鋪。

她的目的是以工作室為起點,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然後讓它衝出國門走向世界。

工作室開張後,她會以高級優雅的環境,精細的服務,和自己獨一無二的原創設計,爭取那些舍得掏腰包的有錢人。

當然了,她肯定不會把那些普通顧客拒之門外。

隻要是走進她工作室的顧客,不分窮富貴賤,她都會真誠熱情地對待。

“小妹,你能不能告訴大哥,布料的事,你有什麼辦法解決”?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布料來源開得哪門子服裝工作室?就是開個普通裁縫鋪也得有布料支撐門麵吧?

徐詩朗不想讓乾妹妹回避現實問題,既然要創業,那就得把該解決的問題儘快解決。

他想聽聽冷千樾能想出什麼辦法來。

“大哥,我會設計服裝,我在想,能不能把自己的腦力勞動轉化為生產力”?

“就是用我的服裝設計圖和紡織廠做交易,如果他們看上我的設計,我不要彆的報酬,他們給我提供相等價值的布料就行”。

“鳳城有這麼多紡織和印染廠,我能找到一家合作,就能解決布料來源”。

冷千樾跟大哥和盤托出了自己的想法。

設計師品牌是一種無形的輕資產,這點冷千樾比誰都清楚。

國內外的服裝大牌都有自己的專屬設計師,這些設計師可不單單是收費,他們要麼有公司的股份,要麼有相應的提成。

她上一時空的媽媽每設計出一款服裝,設計費讓她這個跨國公司高管都豔慕不已。

紡織業發達,伴生的就是服裝業發達,鳳城的大小服裝廠不計其數。

隻要她能想辦法和其中的幾家拉上關係,就有辦法說服對方與自己合作。

80年代最賺錢的是服裝行業,紡織廠在織布的同時,肯定會加大服裝生產的投入。

如果自己能給他們設計出市麵上沒有的服裝款式,不信他們會不動心。

冷千樾覺得她這個辦法很可行。

她現在就差一個契機,一個能撬動她這一設想的機會。

當然了,如果能有人給她穿針引線,那就最好不過來了。

“小妹,也許我能幫到你”。

聽完冷千樾的奇思妙想,大嫂周婉怡想起一個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