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項目對吳織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在與客戶的對接過程中,吳織發現需求的確認變得異常艱難。當雙方首次召開會議時,吳織精心準備了項目框架並發送給對接人,以期獲得對方的反饋和認可。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對接人對此表示出明顯的困惑和不安。她坦誠地告訴吳織,自己剛加入這個項目,對項目細節幾乎一無所知。對於吳織提供的框架內容,她擔心自己理解不足,可能導致後續的問題和誤解。因此,她建議吳織直接聯係項目的負責人,以便更準確地確認需求和細節。
第二次會議時,對接人顯得有些尷尬地向吳織解釋道:“吳織,實在抱歉,我剛來這個公司才一個星期,之前的對接人突然辭職了,也沒有給我留下任何相關的資料。我嘗試聯係過那個人,但她沒有搭理我。”
吳織聽後表示理解,輕輕點頭:“這種情況確實比較麻煩,但我相信你會慢慢適應的。畢竟接手一個新的項目需要時間來熟悉。”
對接人歎了口氣,接著說:“是的,我明白。關於項目的內容,我還是需要去詳細確認一下,確保我們之間的溝通沒有誤差。”
吳織點頭同意:“這是必須的,我們要確保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那接下來,我們可以先列出需要確認的要點,然後一起去找相關的負責人或者資料來核實。”
兩人相視一笑,雖然目前的情況有些棘手。
在例會上,吳織對呂鑫祥講述了近期遇到的困境:“呂鑫祥,我們現在的對接人對於我們的項目了解得並不多。之前負責這個項目的對接人已經辭職了,新人接手後顯然還在摸索階段,這給我們的溝通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呂鑫祥聽後眉頭微皺,思考片刻後說:“這種情況確實比較麻煩,但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我們可以嘗試更主動地去引導他們,提供一些必要的資料和解釋,幫助他們更快地了解項目。同時,也可以多與他們進行麵對麵的溝通,確保信息的準確傳遞。”
吳織點頭表示讚同:“是的,我也這麼想。我們可以整理一些項目的核心內容和關鍵點,然後與他們進行深入討論,這樣或許能更快地達成共識。”
呂鑫祥進一步解釋道:“對於之前的對接人離職,我了解一些內情。她好像是因為個人私事,具體是懷孕了,所以決定離開。之前她的對象,也是我的前同事,兩人一起做出了這個決定。說實話,我也是最近才知道這些的。”
吳織和同事們聽後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們沒想到離職的原因竟然是這樣。吳織更是好奇地問道:“呂總,您之前還沒跟我們說過您當老板之前的事情呢。快二十五年前了,那時候您是怎樣的?”
他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起起落落,無論是之前的對接人還是我們自己。但重要的是,我們要麵對現實,積極應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這次對接人的變動雖然給我們帶來了挑戰,但也讓我們有機會更加深入地了解項目和客戶需求,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次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