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猜錯,這支後營是太原丁氏的?”周雲道。
“你怎麼又知道?!”
望著英俊的不可思議的翩翩少年郎,
項濟不禁心生嫉妒。
長的小白臉也就算了,腦子還變,,聰明。
太原丁氏乃是天下最強的節度使,按理說梅太師不敢折損他們的麵子。
可偏偏竟然是丁家的後營留守,這就好像是一個最不可能的答案,出現了。
“如果是這樣,那就恭喜建安將軍,梅太師送了你兩萬兵馬。”
“梅太師送了我兩萬兵馬?”項濟不解道。
“貨真價實的兩萬!”周雲淡然道。
“梅太師和段淵,暗中肯定是倒向了南陽一派。”
“要丁宏度的兵馬鎮守,要麼是河東軍提議,要麼是徐州軍提議。”周雲分析道。
“你說的沒錯,正是河東張須陀。”
“張河東?!”
“張須陀雖然是帝黨,但說白了還是個節度使,憑什麼敢得罪丁宏度?”
“你們就不覺得奇怪嗎?”
對啊!憑什麼!
營帳中,眾人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旗帳。
沙盤。
周雲眼眸如電,心思早已飛到了遙遠的洛陽皇宮,那裡有個老人,正在布局這一切。
隻有一個可能,聖旨!
是聖旨!
他的眼眸精光閃現。
仿佛穿過時光的阻礙,看見了一個人。
楚太祖,項衍!
一切的一切,都能解釋了。
為何楚帝,會發動這樣一場國戰。
一場看上去,勝率不大的國戰。
其根本原因有二。
一。
大楚門閥林立,百年來,土地兼並嚴重。
十幾年休養生息,必須消耗掉大量的楚人,緩解土地矛盾。
對外作戰是最好的選擇。
它能留下英雄的故事,讓民眾生活在夢幻裡。
二。
這場大戰,同二十幾年前,征遼一樣。
那次對付的是幽州節度使公孫氏。
這次對付的是太原節度使丁氏。
五皇子身後的丁氏,吃到了時代的紅利,強盛的可怕。
其麾下能出動十萬兵力,太原周邊數郡,皆是繁榮昌盛,人口眾多。
戰爭潛力,太過於巨大。
楚帝害怕,五皇子登基後,對付不了母族,所以對丁氏下手了。
至於這一次大戰的勝負。
那都沒關係,隻要能守住樓關。
北疆的一切都在人口繁多的中土之外。
大楚很快就能恢複元氣。
大敗後。
各節度使皆被削弱。
皇權的力量能再次增強。
這是一套動態平衡。
它最絕的地方在於,內外平衡。
邊境有強力的節度使鎮守,能防異族。
皇帝登基後,將所有天下各家節度使女子納入後宮,所有勢力都有了期待,期待下一個皇帝是自己家的。
而皇帝登基,必然伴隨著幾家最強節度使的搏殺。
失敗的一方,就會倒下,空出大量的土地財富。
這使得頂層權貴,無法固化。
於國而言,對平民百姓是有利的。
同時,新皇登基後,他最大的敵人不是彆的,正是昔日幫他奪位的母族。
這時候,他又會籠絡其他沒有參與決戰的節度府。
迎娶各家節度使府中的女眷,形成新的利益捆綁。
為了抑製其他節度使,一般還是要兼顧母族的強盛。
這再次形成了動態平衡。
權貴門閥皇帝,相互製約。
在位時期長了,穩固帝位後。
每隔十年上下,便會發動國戰。
消耗大楚過剩的人力,緩解土地矛盾,同時還能針對強盛的節度使。
國戰的發動,刺激了貨幣和物資的流通。
封建社會,一次這樣的經濟盛世,能大量合理分配財富。
這使得民間,官場,權貴,皆是一場收獲。
而倒下的那個龐然大物,就是一場鯨落。
高門死,萬物生。
項衍!
周雲的目光,好似穿越了百年。
他看見了一個天才。
一個自民間崛起的天才。
這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這種目光太超前了。
能從經濟,國防,權貴,人性。
數個角度,製定這一套看似殘忍,卻於國大利的製度。
這樣誕生的皇帝,每一代都是屍山血海中出現。
必然不會是庸碌之主。
且他也不安全,各家權貴節度使在側。
他不得不如履薄冰,不敢放肆。
從某種意義上看,甚至也限製了皇權。
梅太師乃天子近臣。
即使不知道內幕,必然也感覺到了。
故,今日項濟軍議。
誰被針對,誰就失去了皇位的資格。
目前最強的是老五和老九。
太原和南陽。
太原節度使兵力留守,必然就是被打壓的一方。
誰不知道,斷後的軍隊,九死一生。
五皇子失去母族,就會在奪位中淘汰。
所以,周雲才判斷。
他選擇了南陽蕭氏。
而洛陽裡的皇帝,發動大戰就是要削弱太原節度使。
從一開始,他就根本不關心大戰的勝負。
甚至北疆五郡,幾十萬百姓,他都可以放棄。
近百萬軍民,就是再敗,逃回一半,總沒問題。
局勢皆在皇帝的計劃裡。
隻是這份計劃,太過於殘忍。
太過於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