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濟大營三十裡內,幾乎完全控製。
如此情況下。
建安軍數次利用信息不對稱,多次集中優勢兵力,對落單的千人隊進行狙殺。
哲哲每次都是慢了一步,有一次倒是趕上了,差點把自己也一起報銷了。
幾番輪戰下來。
突厥人撤退了。
這仗打不了,沒有斥候,就沒有反擊的機會。
他們成了瞎子,項濟大營在乾什麼,根本不知道。
木勤思力是有深度恐周症的,
在他孜孜不倦的勸說下,哲哲大王最終無奈。
咬牙撤退。
近五萬人的草原勇士,不敢跟二萬多人的建安軍作戰。
這也算是大楚獨一份。
----------
帝二十三年。
二月二日,
龍抬頭。
項濟大軍在準備充足後,決定向西南方向,遁入山林。
向武川鎮一帶轉移。
河原無險可守,地處荒原,一馬平川。
不是久留之地。
轅門左側。
項濟身覆蟒袍,一身金甲,極為招搖。
周雲是忍受不了這麼騷的甲胄,偏偏項濟樂此不疲。
他撫摸河原大營的城牆,冰的!刺骨的寒意傳入他手中。
今早,還有輔兵澆水保養。
這段時間,就是這冰城,護衛了河原棄軍。
遠方焦黑的土地,是過去的北營。
“要走了,還真有點舍不得。”
“要是可以一直留在這裡也不錯。”
項濟感慨道。
“這裡不能耕種,一年有九個月是寒季,容不下楚人。”
丁誌孝先生在項濟身後說。
現在,周雲已經不是唯一的謀士了,項濟又聘請了一名主簿,太原丁老,丁誌孝。
他比丁宏信高一輩,乃是北疆一帶的老秀才了。
“並不是天氣的原因。”周雲眼色深邃,意味深長的說,“若是有安寧的環境,這片土地也能活很多人。”
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帶,後世人口充裕,隻是這個時代的眼光和技術局限了楚人。
若是給周雲經營幾年,定襄郡養活個幾十萬人是毫無問題。
行走在後營外。
城牆之上,是披堅執銳的甲兵,他們眼眸堅韌,誓要站好最後一崗。
丁老先生數次打量周雲,幾次欲言又止。
最終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臥龍先生,此番龍入大海,今後有何打算。”
丁老的話,其實是一種試探,目前,武川鎮李氏跟項濟隻是合作。
不像太原跟雁門兵,基本算是項濟的本部了。
“不知道,希望能有一塊耕種的土地,安安穩穩,僅此而已!”
聞言,丁老先生思索片刻,認真道。
“可能很難,臥龍先生,大楚二百零七郡,除了邊關等地,幾乎沒有多餘的土地。”
“連陛下,都很久沒有賞賜土地了。否則,你師尊也不會在三朝元老,在樓關外置辦田產。”
“大楚土地兼並如此嚴重?!”周雲轉身,詢問丁老先生。
“土地兼並?,,豪強奪取土地!確實嚴重,本朝太祖並沒有清理乾淨前朝的勢力,導致門閥力量,古未有之。”
“這都過去一百年了,洛陽的好地,上千貫!何等昂貴。好在,十多年前關中造反,空出大量田產,可如今也所剩無幾了。”
“不怕造反?”
“嗬嗬,有何怕?門閥有兵,節度使有兵,佃戶農民如何乾的過。”
……
丁老一直故意在跟周雲攀談局勢。
周雲雖然擁有兵神係統,但很多信息並沒有錄進去。
短暫的接觸,他很震驚。
丁誌孝竟然水平不低,有崔中書的水平。
項濟一會點頭,一會搖頭,反正不知道他們在說啥。
可並不影響他融洽的交談。
遠方,
號角響起。
戰鼓如雷。
“咚咚咚!!!”
河原大營。
最後一次出現建安軍的怒吼。
一排排甲兵,踏著整齊的步伐,披甲執銳,自轅門出發。
幾十名精銳騎兵,踏馬而來。
項濟跟周雲的馬匹被護衛營牽來了。
二月北疆。
寒風似刀。
刮得人臉生疼。
項濟身覆蟒紋金甲,手持龍紋劍,胯下是北狄大馬,麾下是一眼數裡的軍隊。
此情此景,無法想象,半年前,他在河內郡,甚至下跪求糧。
此刻,項濟心中不免豪情萬丈。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下一句是啥,周老弟,我不記得了。”
“忘了。”
“忘了?!這詞不是你寫的,莫不是抄的吧!?”
周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