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不是在趕路,就是在趕路的路上。
到地方後,陣勢一拉開,戰鬥結束了。
山脊之上,寒風蕭瑟。
梁大眼的那個小眼都瞪大了,天冷心更冷,委屈的下巴發顫。
當夜就找了五當家全爺,撒潑打滾,最後還鬨到周雲、李娘子麵前了。
跟他一起的趙阿四還是個跛腳,如今混成千人將了。
梁三那狗東西,就更彆提了,斥候營統領,大名鼎鼎。
山林營地的老兄弟們一個個都混的風生水起。
他是再不聽周雲忽悠,
狗屁第一戰力營,欺負老實人,全是大忽悠!
最終,周雲同意了梁大眼的條件。
明日受降,他得站中間。
他要三千人的編製,這點沒的說。
降了六萬楚兵,三千?梁大眼覺得很合理啊。
三千而已,周雲笑著點點頭。
丁至孝那裡,還有三萬人,沒人要呢!三千不算多。
……
就在他準備提第三個條件的時候,周雲一腳把這貨踹了出去。
梁大眼摸了摸屁股,一瘸一拐,猥瑣的笑著離開了。
他拿著兵條,屁顛屁顛的下樓。
三千?咱神機營也有三千人了!
----------------------
阿史那哲哲,跪在赤影的幾步外。
他得手臂高高舉起,臣服在三鎮節度使,定王的馬蹄之下。
兩個小太監,趕緊跑到前方,接過草原人舉起的納降之物。
項濟迎著北風,一切煥然如夢。
三羽金盔之下,他眼眸深邃,遙望遠方。
群山連綿起伏,樹林銀裝素裹,北國風光,惟餘莽莽。
下方是一座雄關,關外的幾裡平地上。
數個紅色的方陣,旌旗如林,長矛寒光點點。
七萬人,他竟然有一天能統領七萬楚人!
回想當初,臨走時母親的依依不舍,項濟不禁仰天長歎。
“阿史那哲哲,本王的條件,還有異議嗎!”
項濟的嗓音沙啞,但卻振聾發聵。
“偉大的楚國皇子,”哲哲的馬臉上全是尊敬,突厥人是一個崇尚強者的民族。
項濟、周雲在突厥人的牧民中,一直就是南楚最強人之一。
“庫爾支河的仆人,願意匍匐在您的腳下,尊您為可汗,成為您的臣民。”
聞言,項濟轉頭,望著周雲,見後者點頭後,下令賈平慶宣讀檄文。
周雲的眼睛閃爍精光,這個人可是宗師大將。
他的手一直按在東帝王劍上,隻要哲哲有異動,周雲很有信心抵擋。
畢竟他的劍法,那就算當世劍聖來了,也不一定是對手。
至於投降的條件,早已商議完畢。
哲哲隻有一個要求,不能殺人,給庫爾支河的族人一條活路。
如果對方不是項濟、周雲,頂天立地的楚人豪傑,哲哲是不會投降的。
楚人門閥屠戮草原人比比皆是,他們是半個世紀的血仇。
這其實是利益問題,門閥戰勝異族,就算投降,充實的也是皇室的人口。
反而殺了,不僅省事,還可以按人數記軍功。
北疆是貧瘠的土地,就算是最好的馬邑、雁門,在中原來看,也是棄外之地。
它的特殊情況,注定了不可能完全化的農耕立國,環境的承載力太有限了。
四百毫米降水線是農耕文明的底線,明長城幾乎完美契合。
北疆最適合半農半牧,突厥人投降,也是建安軍集團所需要的。
三萬草原人的心氣已經徹底打沒了,周雲完全沒必要殺他們。
從此刻之後,他們隻是牧民。
楚人的牧民!
至於反叛問題,他們最強的時候,都打不過建安軍。
變成手無寸鐵的牧民,還能是建安軍的對手?
幾百個楚兵,拉著幾十條粗麻繩,喊著口號,將一塊巨大的石頭,拉上山脊。
建造營的兵士,已經挖好了土坑。
刻石頭的工匠全部準備完畢,他們在反複校對,這可是曆史性的石碑。
雄鷹展翅,翱翔而過。
北疆武川鎮山穀的石刻聲,仿佛穿透了幾十裡山林,叮鈴作響。
賈平慶,尖銳的公鴨子嗓音,在千裡北疆回蕩。
遙遠的飄著。
越飄越遠!
某一刻。
荒涼的大地,響起馬蹄的奔騰之聲,那是千軍萬馬。
【皇天在上,後土在下。】
……
雲都山裡的老楚人,接過後生手裡的楚紙,激動的身體顫抖。
無數山民,走出大山,前往東川大道。
【庫爾支河阿史那部南歸大楚,成為楚人各族之一。】
……
一支放牧的突厥小部落,似乎猛然發現了什麼,他們眉頭緊皺,仰望西北的天空,那裡烏雲密布。
一匹快馬從遠方奔騰而來,跨過雪地,來到部落裡。
【庫爾支旗王帳軍改為哲林部,允許其遵循楚國律,在定襄郡放牧,上貢天子,下稅地方。】
【隸屬於定襄郡節度使。】
……
一處山坳,幾個雪洞子裡,身穿舊朱色甲胄的楚人潰兵,擁擠在藏身之地。
幾個五大三粗的兵頭,圍著篝火,數落一個身體單薄的秀才兵,不時還打一巴掌。
聽完之後,幾人凶光大漢互視一眼。
不到片刻,雪洞子裡,殘存的大楚潰兵收拾完畢,踏出山林。
【北地北人守。】
【楚七項濟,立劍楚興倉,】
【榆林郡、定襄郡、馬邑郡、雁門郡、樓煩郡,凡得此令者,無論奴戶、罪戶、山匪、馬賊……】
【凡楚人者,皆共赴國難,楚興會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