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小粟關營地(1 / 2)

楚兵 一代神坑 4824 字 21天前

戰鼓如雷,兵戈如霜。

荒廢了幾十年的小粟關,在楚帝二十三年的冬天,重新恢複了使命。

突厥大軍,旗幟如林,兵卒一眼望不到儘頭。

霍長真行動了,他不可能完全掉入周雲的節奏。

北狄國的資本雄厚,遠遠不是建安軍能比的。

突厥人擁有足夠的兵馬,擁有足夠的奴隸。

他隻需要驅趕奴隸攻城就行,反正都是楚人自相殘殺,阿史那部根本不會在意。

小栗關三丈的城牆下方,數以千計的楚人奴隸,被突厥督戰隊驅趕,口中含刀,攀爬簡易雲梯。

他們有的穿著黑色的突厥甲,有的穿著楚人的劣質紮甲,還有一些隻有個盾牌。

兵卒各類都有,甲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

衝也是死,不衝也是死,這夥楚人,早已經麻木了。

瘋狂且不要命的攻城,可這樣的散兵,哪裡是第十六營的對手。

身覆麻黃色的戎衣,外穿建安軍製式紮甲,山兵第十六營配合默契。

大盾在前,刀盾見機行事,長矛手齜牙咧嘴,手法準確。

如此蟻附攻城,根本就沒多大的效果。

唯一有威脅的是飛來的羽箭,這些草原的射雕手,弓箭極準,且根本不顧前方自家部隊的死活。

“殺,弟兄們,不要手下留情。”

“他們是北狄人的部隊,不要手軟。”

……

戰爭之中,受傷的往往是普通民眾,

這些人大多是太原郡、離石郡、西河郡,甚至上黨郡的農家子弟。

也許幾個月前,還在為一家老小的生計奔波,

但如今,山河破碎,他們已經被裹挾成了亂兵。

“嗡!!”

“嗡!!”

……

突厥的牛角號,響徹山林。

今日的進攻結束了,楚人奴隸們如潮水退去。

小粟關之下,一片狼藉,殘肢斷臂,屍體堆積。

遺留的傷員,根本沒人管,哀嚎聲、慘叫聲,不絕於耳。

鮮血順著山坡漸漸彙聚小溪,整個大地一片血紅色。

------------------

小粟關乃是大楚滅北魏時,修建的一處關隘。

拓拔氏以雲州起家,北魏在今天建安軍占領的地域,有相當強大的軍事力量。

當時這場攻陷馬邑、雁門的戰爭,前前後後打了五年。

幾個後營的兵卒,將一口老井裡的雜物清理出來。

大軍紮營,水源是很重要的。

未來,某王牌軍,就是輸在了孟良崮的水源上。

不少渾濁的水,被一個個木桶接住。

張麻一身土黃戎衣,招呼士兵慢慢舀出上層靜止的水,這些雖然不能給人喝,但牲口還是沒問題的。

他挑著兩桶水,笑嗬嗬的踩著積雪泥水混合的路麵,迎著士卒們的軍禮,一路來到馬廄。

“噗……”

將水倒在水槽裡,張馬就進去清理了一下雜物跟汙穢之物。

獸醫養馬他是專業的,雖然不明白細菌這些原理。

但祖祖輩輩留下了記載,張麻照辦就行。

他笑眯眯的,拍了拍瘦馬的頭,給它喂了點草料跟豆子。

戰馬打仗的時候,要食用精糧,比人還吃的好。

骨架很大的雜毛瘦馬,眼睛帶著靈光,馬嘴朵頤。

偶爾馬蹄踏地,嘶鳴一聲,表達對老主人的喜愛。

“狗東西,吃的真好,比咱逃難那會還舒服。”

這原本一匹挽馬,楚興會盟的時候,有個小宗族,用它拉車,當時腿上還有傷。

張麻隻是看了兩眼,摸一下根骨,就知道,此馬不凡。

對方知道他是建安軍統領後,隻用十三兩銀子,半賣半送,就給他了。

“統領,又在喂馬?你那追風是真的好,養的不錯。”

趙武生是第一旅的老大,老熟人了,率領的是雲都山兵部隊。

“嘿嘿,這養馬得是有竅門的……”

“打個商量唄,統領,追風給我吧。”

“……行!好好待它,那貨膽小。”

……

趙武生是正兒八經的武川鎮子弟,一身武藝跟軍略都是過硬的,將門虎子。

追風在他手裡,比留自己手裡埋沒好。

隻有在馬廄、牲口棚裡,張麻才能找到他的一點點價值。

喂完了這匹年輕的瘦馬,他還得去管管其他馬匹。

尤其是龍驤軍騎一營的戰馬群,他每天都要巡視,防止出現馬瘟、或者病馬影響騎兵的戰力。

走在石頭堆砌的寨牆上,望著遠方如同繁星的篝火,張麻就心頭發顫。

戰馬還得多上心,騎一營可是王牌戰力,戰馬必須保障最好狀態。

踏雪走過步兵營,帳篷挨著帳篷,一片一片。

不少傷兵又占了幾個營房,自家的少,敵人的多,不,楚人的多。

李宣還是挺仗義,突厥人攻城的傷殘楚人,能救的都救一救。

小粟關裡的路挺擁擠的,畢竟修繕不久,三個營在裡麵,人數眾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