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李宣論戰(2 / 2)

楚兵 一代神坑 4057 字 21天前

沙盤,長櫈,太師椅。

屋內,龍驤軍大將李興眉頭緊皺,靠著舊木包漿的椅子,無奈的望著幾位旅官爭吵。

雖然他從軍早,軍銜高,但術業有專攻,論排兵布陣,他不如這幾個人。

第十六營的四個小子們,朝氣蓬勃,充滿了鬥誌。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趙武生在戰略上,跟趙忠義發生了分歧。

先不論他們看待楊雙跟南王城實力上,不同的態度。

就單單他們的角度都不一樣。

趙武生更多的是從第十六營角度出發,考慮如何將第十六營的戰力最大化,很多打法,側重於陣地戰。

趙忠義本能的會從騎兵戰術思索,他更多的認為十六營隻是騎一營的後手,負責封鎖關鍵地形,守住騎兵的退路。

誰對誰錯?

李興真的判斷不了,他已經在想念劉忠武了,一般這種動腦筋的事,武人天生反感。

跟李興一樣,沉默不語的,是一旁凳子上,矮壯的哲林人統領,支爾禍阿歹。

他是忠厚的草原漢子,木訥的看著龍驤軍高層爭論,不發一言。

作為降將,此刻能進入帥帳議事,還是這段時間,打出來的功勞。

哲林人是降軍,沒有後營,但李興考慮到戰力,還是給他們配了輔兵。

這些降軍是兵司仔細篩選的,四五萬草原人,才選了三千,都是有家有室,敦厚的王帳軍騎兵。

茅坡土牆門口。

一身紅色戎衣,軍靴在屋前抖了抖泥土,李宣閒庭信步,進了大屋。

“怎麼不吵了?繼續。”

李宣端來兩張舊木凳子,一張放在李興的右側,給張馬坐下。

自己,則是隨意的坐在李興左邊。

張麻、李宣到了,屋內的眾將,集體行了一個軍禮。

至此,龍驤軍的高層,全部到齊。

主將李興,副將張馬,幕僚官李宣。

哲林人統領支爾禍阿歹,騎一營、十六營所有的旅官。

“既然你們不說,那就我來說吧。”

李宣到來之後,見大夥良久不開口,便拿來楚紙,書寫一些關鍵。

“兩位趙旅官,說來說去,都是在圍繞小粟關一帶的地形展開,這樣有意義?”

聞言,趙忠義跟趙武生對視一眼,兩人不禁一愣。

什麼意思?不圍繞小粟關打,那不拿命開玩笑。

“咱們是弱軍,兵力薄弱,這就是一場不可能贏的戰鬥,跟楊雙糾纏,就是最大的極限了。”

“糾纏?哼哼。”

李宣緩緩起身,背負雙手,來到了大屋牆壁,掛著的一幅大楚輿圖前。

遙望江山,小片刻後,淡淡的道。

“能糾纏幾天?楊雙大軍有兵家高手,一旦察覺,脫離龍驤軍不難。”

“龍驤軍過去打得都是順風仗,怎麼?啃硬骨頭,吃不住?”

聽到這裡,幾個講武堂的後生都受不了。

這是在看不起龍驤軍現在的戰績,也在輕視龍驤軍的決策集團。

趙忠義雖然惱怒,畢竟生分了點,不好說什麼。

但幾個武川鎮一起長大的少年,可不慣著李宣。

劉胖子怒氣衝衝,拿著軍令,走到李宣麵前,憤怒的指著道。

“十五天?我們本來就是孤軍,突厥人要是鐵了心攻打小粟關,大夥都是準備殉國的。”

“出大奇關來,咱們幾個出生入死,身先士卒,那一戰給軍人兩個字丟臉了?”

“咱們幾個不是吊車尾!李宣,今天要講不出個三五六,老子跟你沒完。”

劉胖子的憤怒,李宣隻是輕蔑一笑,隨即甩開他的手。

“年少不知青山高,自詡登峰踏雲霄。”

“你們幾個要是能行,李宣還用進來嗎?”

說著,李宣大步流星,不理會受傷的劉胖子,從沙盤的邊緣,拿起細長節枝,點到了楚興城。

他目光如炬,閃爍著精芒,冷哼道。

“這一戰,不是戰術的事,而是戰略的事。”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龍驤軍必須完成軍令,而且必須超額,否則,楚興城根本扛不住。”

“楚興雄兵數萬,二爺還在,誰能拿下楚興。”趙武生憤怒的反駁道。

聞言,李宣冷視趙武生,斬釘截鐵的道。

“你憑什麼認為,此刻,楚興還有兵?”

……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