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十七營的小孩(1 / 2)

楚兵 一代神坑 5423 字 2個月前

定襄郡。

南衛城。

這裡是建安軍戰兵十七營的駐地,楚興會盟後,它是唯一兵員不足的騎兵營。

但這支一千四五百人的軍隊,卻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其殺敵的戰損比,建安軍中排名第一。

神機營?那種廢物東西,十七營是看不慣的,躲後麵,算什麼英雄。

這支部隊中,武川鎮少年子弟居多,年齡偏低,普遍二十歲之下。

為了保持其戰力,選拔兵卒可謂優中擇優。

兵司閒散人員五當家李全,整整五個月,才補充了一千多人,至今還有沒有滿編。

兵營校場,戰馬奔騰,一群新兵在練習騎射,戰馬是移動的,靶子也是移動的。

整體下來難度不小,很多兵卒都不合格。

帥帳門口,十幾個武川鎮的子弟兵,正圍攏在一起。

為首一人,頭盔顯得很小,眼睛眯成一條縫,極度囂張。

“哈哈……真好玩,這兩個小的,戴起頭盔有模有樣的。”

帥帳門前的臥榻之上,大孝子鋪上了白羊皮,上麵赫然是兩個嬰兒。

此刻,士兵們給他們蓋上了羊皮襖子,戴上頭盔,兩個弟弟笑的樂不可支。

“嘿嘿,彆笑,大哥帶你們踏破賀蘭山缺,再去封狼居胥,哈哈。”

“木劍來了,木劍來了。”

童虎小心的削出兩把木劍,他製式短劍用的爐火純青,一點木屑也沒留下。

突厥一戰之後,童虎的實力又提升了,此刻來到了九品巔峰,雖然還沒有突破宗師,但一般水平的宗師大將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他氣息悠長而雄渾,宛如龍象,威力無窮。

定襄城裡,周雲找了一件兵器,丁布的八淩甕金錘。

右錘一百三十四斤,左錘一百三十六斤。

童虎揮舞了兩下,感覺好似有一種奇妙的力量,這就該是他的兵器。

可惜,現在力量還是差的太遠,至少要宗師五重之後,才能用這個。

最令童虎無奈的是侯莫陳崇,這狗日的已經是宗師了,青銅長槊,連斬數員突厥大將。

“少將……周旅官,這兩個可都是主公的兒子,將來要分你基業的。”

就在大夥嬉笑不已時,總有那麼一些人,會拋出尷尬的問題。

聞言,大孝子眼眸一眯,冷冷的道,“那怎麼辦,老子這會掐死他們?”

“狗嘴裡吐不象牙,滾去練習弓箭,老子還怕這兩玩意搶基業,真是笑話!”

……

大孝子這裡雖然是義正言辭的拒絕了兄弟的傻子腦洞,但兩個照顧的武川婆子,此刻卻是焦急萬分。

李信不由分說,趁機把孩子偷了出來,還一次偷兩。

她們找到了這裡,卻拿不回去,少將軍霸道的很,這會隻能乾瞪眼。

“少……少將軍,十月了,風大了,讓老奴添點衣服吧。”

“咱的弟弟,還怕這點風寒,”大孝子眼睛帶著鄙夷,輕蔑道,“還不快點加衣,凍病了,母老虎會撕了我的。”

兩個小寶看見熟人後,笑的更歡了,樂不可支,他們似乎一點不怕生人。

營帳前,三個臭皮匠又聚到一起蹲下了。

趙小乙忽然憂心忡忡的開口,“聽說朝廷使者,都殺第六波了,估摸著要跟大楚乾了,咱這兵可得補滿啊。”

“是啊,彆搞到後麵,咱十七營又是殘兵上陣……”

……

“狗日的,”說到這事,李信就來氣,全爺補兵太較真了。

全部在山城裡找,還得是好苗子,這一時半會就耽誤了。

騎二營、騎三營、十二營,都在草原裡跑馬了,他還在這屁軍營裡蹲著。

“實在不行,要五當家快點,彆瞎耽誤工夫。”

“真打,我估計還有點難……”侯莫陳崇不知道什麼時候,在他們後麵探了個腦袋出來。

“猴子?這話什麼意思,大楚那兵弱的跟啥玩意一樣,打他們還不是切菜。”大孝子鄙夷道。

自古兵馬強弱主要看四個關鍵點。

首先是兵源,曆史上,北宋的兵源就有很大問題,都是流氓地痞,囚犯罪人。

第二個就看軍人的榮譽感,也就是軍魂,這一點建安軍碾壓大楚。

第三個看將領跟兵卒的關係,將知兵,兵知將,這樣配合才厲害。

最後就是看後勤能力了,這是一支軍隊的根本,但也排在最後。

因為曆史上,不乏拿著陳舊的武器,一點糧草沒有,乾贏了精銳敵軍的。

中華數千年,有一個朝代,完美的規避了這四點,堪稱曆史之謎。

建安軍可以說,同兵力下,軍力強度是遠超大楚的。

“問題是以什麼名義打呀?去搶地盤?”

侯莫陳崇在兵事有著獨到的天賦,雖然接觸時間不長,但他學的很快。

他用樹枝,在地上畫出了大楚並州道一帶的草圖,憂心的說。

“咱們北上去乾鐵力,那肯定不行的,難打不說,得到的東西也少,入不敷出。”

“南下隻有太原並州道了,可那是打楚人啊,楚人打楚人,大夥幾分戰心?”

“野狐關那是北疆危亡,同仇敵愾,不一樣啊。咱們以楚人子弟兵自居,去打楚人的地盤,這說的過去嗎?”

……

侯莫陳崇的話,令李信沉默了,他是知兵的人,建安軍一直以道義為信仰,若是背棄道義,軍心大打折扣。

如果要動手,眼下隻有一條路走到黑。

要麼定王直接清君側,朝廷有奸臣,北疆子弟出擊。

要麼攜皇子以令諸侯,打出清君側的名義,南下滅楚。

但先不說這個理由行不行,就以軍事客觀角度看,攻楚也很難。

建安軍戰兵才七萬不到,至少留兩萬防備突厥國,五萬精銳帶民夫,也就是六七萬人。

這樣規模的部隊,怎麼可能一路平推大楚呢?何況還有那麼多關隘。

最好的辦法,隻能是練雄兵,廣積糧,以待天時之變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