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金融神童(1 / 2)

“大陸仔香江發威,金融神童拿下陶大醬油!”

“報業奇才,轉戰金融,一戰定乾坤!”

“香江第五才子,金融神童顯神威!”

……

香江這個社會,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地方,給人起外號,是他們的一種文化,這裡的人,多是靠港口為生,給人起外號就成了習慣。

1968年7月12日的報紙上,刊登了一則新聞,這則新聞非常吸眼,標題非常的誇張,什麼香江第五才子,什麼報業奇才,什麼金融神童,這麼多名號,自然讓香江市民們紛紛買報,看起了內容。

“丟,有沒有這麼誇張,這個大陸仔,真的犀利。”

“是啊,太犀利了,1966年逃過來,這才兩年,就發達了。”

“嗨呀,如果說他是港督的私生子我也相信。”

“撲街,我看是女王的私生子我就信了,港督還不行。”

在香江,看報紙是一種習慣,這個習慣,一直到了新世紀,仍然沒有改變,隻不過從明報過渡到了《今日到了好茶》這類八卦報,特彆愛看那些有靚女圖片的報紙。

這樣的事情,隻能說,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誰也不能阻止那些靚女們的穿著自由,至於穿得少,有礙風化,那隻能說,她們的經濟有限,買不起多的布料;最後再說一句:勸你少管閒事。

在這些香江市井間議論的香江第五才子、報業奇才、金融神童說的是兩年前,到港的鐘田文,崛起的太快,被香江人所熟知。

當時他寫小說有了發家的第一筆資金,因為在‘六七’當中,做空香江股市,賺了第一桶金,之後創立東方報社,創刊今日東方而揚名香江,在報紙上,不偏不倚,保持中立而讓報紙與明報一樣,成為香江有名的報紙。

不過在香江人看來,今日東方報,比起明報,還是有所不如。

說起這今日東方日報,可以說是香江第二暢銷報紙,第一是星島報業集團;今日東方報受歡迎的原因就是大眾,簡短精悍的報道、一百名記者活動於香江大街小巷的新聞采集能力、重金聘請狗經和馬經的分析師,可以說,讓今日東方日報蜚聲香江。

在今年七月,借著陶大醬油出現問題的時候,一舉拿下陶大醬油,東方報社一舉成為陶大醬油的控股股東,持有陶大醬油34.9%的股份。

“劉總編,我們報社要進行改組,現在還是報社的話,對不起我們香江第三大報社的名頭。”鐘田文笑著和劉總編說著自己的想法,這說的是事實;第一是星島,第二是明報,第三是東方報社,這不是按銷量進行統計的,是以影響力計算的,就是到了後世,明報仍然是香江前三的存在。

“好的,鐘生,我法務部的人去辦這個事情。”劉總編很恭敬,眼前的少年人,可以說,以其才華,贏得了所有香江人的尊敬。

三本暢銷小說,證明了其才子的名頭。

洽當時少年,風華正茂,初生牛犢不怕虎,三本小說橫掃香江文壇,老少鹹宜,男女通吃。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