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的壽辰如期而至,無數的朝臣和官眷齊聚福壽寺給太後賀壽。
為了配上太後的身份,福壽寺經過幾次大的擴建,如今已經能容納上萬人。
太後本人平常就在福壽寺東側的鬆華庵修行,女眷們慣例也全部在鬆華庵給太後拜壽。
不過拜壽最開始,太後是要去福壽寺的大雄寶殿,接受百官的跪拜,然後再和皇上互道母子情深。
不知道要耽擱到什麼時候,才會回到鬆華庵接受女眷的拜見。
在百無聊賴的等候時,孟文瑤開始像很多女眷那樣自由行動,隻需要等待鐘響時,及時回到正殿拜見就不遲。
她來到鬆華庵和福壽寺的交界處,看到一個小沙彌,問道:“如今正殿的拜見結束了嗎?攝政王在做什麼?”
雖然孟文瑤不問太後,隻問攝政王,讓小沙彌覺得奇怪,不過山下來的小姐嗎,奇怪些也正常。
天真的小沙彌回道:“阿彌陀佛,正殿裡的拜見已經結束了,如今太後和皇上正在方丈的禪房聽經,攝政王向來不信這些,應該是在自己的廂房裡休息。”
皇上每年才能和太後相見一次,所以每次拜壽都會延續好幾日,孟文瑤也不急著頭一天就見到攝政王,明後天規矩沒有那麼嚴格,她有的是機會偶遇。
帶著小芝往僻靜處走去,她本來想休息一下,不想在一排排鬆柏之後,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石泉,你找人去請柳小姐過來,就告訴她,我在這裡等她,她要是不過來,我就一直等,不,她要是不過來,我就去鬆華庵找她。”
竟然這麼巧合的又遇到了鄒誌遠私會小情人,聽這語氣,這小情人竟然還不願意過來?
孟文瑤快速的判斷一下眼下的局勢,她要是跑過去和鄒誌遠講清楚,將來傳出去兩家解除婚約,不知道內裡的人,還以為她犯了什麼錯誤呢。
不如就趁著鄒誌遠和小情人私會,讓人知道,這樣解除婚約也能站在道義的一方。
這心思不過轉圜一瞬,孟文瑤就覺得不合適,今天是太後拜壽的關鍵時期,要是鬨出醜聞,還不知道會被怎樣懲罰呢,能不能退婚還真不好說。
但是不利用一下,她又覺得錯失良機。
“小芝,你找個小沙彌,找到攝政王,就說這裡有人淫亂,故意破壞太後的壽誕。”
此時的太後正在和皇上一起聽經,到時候這麼大的醜聞,攝政王必定不會讓太多人知道。
很有可能他自己過來,親自處理了,然後當做什麼都沒有發生,讓大家繼續歡天喜地的給太後賀壽。
隻要攝政王過來,她就跑到對麵,哭訴自己和鄒誌遠有緣無分,趁勢就把婚事給退了。
如果不是攝政王親自過來處理,她再隨機應變就好了,反正與人私會的又不是她,丟人也輪不到她。
那邊小芝剛走,孟文瑤就扒開一處樹叢,往對麵看去。
隻見鄒誌遠焦急的走來走去,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看上去真的是一往情深啊!
她和鄒誌遠一樣,急的不行,生怕攝政王來早,而鄒誌遠的柳小姐還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