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雍州是舊魏的稱呼,齊承魏製,沿用了這個稱呼,周國則命名為絳州。
它處在周齊兩國的邊界線上,與晉州、洛州、南汾州一起,二國圍繞這幾州發生了數十次大小戰役,鮮卑勳貴就在晉陽上備戰北朝新秩序,讓高歡欲仙欲死的玉璧城,就在東雍州西南的勳州。
而今東雍州被西賊侵占,周將薛禹駐守柏穀城,旁邊還有曹回公與其遙相呼應,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也是齊國需要的戰略要地。
“是……孩兒想立些軍功,不然怕眾將對孩兒不服。”
“哪個敢不服?!讓他站在我麵前,親口跟我說不服你!”
高洋聞言頓時怒罵,但罵完之後也是無奈,高殷說的是事實,就算是高洋自己,許多將領也是口服心不服,隻是不能反抗罷了,對懦弱的高殷更是不屑一顧。
他閉目輕撫自己的皮肉,略略抓撓,好一會兒才問:“你看上誰了?”
高殷沉吟片刻,緩緩說:“通直散騎侍郎孝瓘,及安德王延宗。”
“延宗?”
高洋皺起眉頭。
孝瓘就是高澄的第四子高長恭,安德王則是高澄第五子高延宗。高延宗頗受高洋的寵愛,雖然不是高洋的親子,但勝似親子。
當時高澄遇刺,高延宗才五歲,由高洋代為撫養,到三年前的天保六年,高延宗還經常坐在高洋肚子上,甚至讓高延宗撒尿到他的肚臍裡。
高洋特彆喜歡高延宗,抱著他說:“天下可愛的孩子就這麼一個。”
這裡也可以看出高長恭不受寵的待遇,通直散騎侍郎隸屬集書省,是皇帝的侍從顧問機構,掌規諫、評議、駁正違失等事,官位從五品上,對一個十七歲的孩子來說不可謂不高。
然而高長恭可是齊國宗室,而且還是原先該繼位的正主、文襄帝高澄之子,即便是庶子,也不該這麼低。
他的大哥高孝瑜,在東魏時期就封了河南郡公,齊國建立後的第一年七月就進封河南王,二哥高孝珩封為廣寧王,三哥高孝琬是河間王。
哪怕是他的五弟高延宗,也被高洋親自問說想要做什麼王,高延宗說自己想要做衝天王,高洋就讓楊愔安排,楊愔說天下沒有這樣的郡名,高洋便說希望高延宗安於德行,封了安德王。
與兄弟的四個王爵對比,高長恭的這個通直散騎侍郎就顯得寒酸可憐。
這個時期的高長恭,根本就無人在意,完全可以拍一部《被人嫌棄的長恭的一生》。
對於孝瓘這個名字,高洋還要想一會兒,才恍然:“是那個庶子啊。”
高洋有些糾結,不是討厭還是喜歡的問題,他就沒在意這個子侄,哪怕他是大哥的孩子,自己也沒記住。
太子想要,就讓他帶走吧,不過延宗自己甚是喜歡。
“延宗還是留在我的身邊,至於孝瓘……封個公,給些待遇,你就用著他吧。”
高殷大喜,北齊三傑之一,未來的蘭陵王,就這麼入自己麾下了,但是還不能笑,要忍住。
“孩兒謝過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