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禮佛(1 / 2)

北齊不被騎 花鴉 3143 字 12天前

“時候不早,我等也該入內禮佛了。”

聽太子這麼說,法上吩咐左右,並與高睿隨行,親自引導高殷一眾進入寺廟。

合水寺是山寺,在山之極頂建造了兜率堂,在這裡有一百五十個僧人。

從舊魏開始,皇家禮佛的儀軌主要包括供養人的出行與禮拜。

以帝後為首,分彆由皇帝率領朝臣與皇後率領後宮妃嬪,朝臣和妃嬪又成為次中心,按照官職與位份劃分為若乾組,按照事先規劃好的位置、冠服的華貴、侍從的數量體現出身份等級,由高至低依次排列,魚貫而入。

按儀仗規製,皇帝與皇後都打一頂華蓋與兩團雉尾扇,皇帝身穿袞冕,皇後著花冠與曳地寬袖長衫,今日高殷作為太子代皇帝禮佛,同樣打一頂華蓋與兩團雉尾扇,穿戴前日商議婚事時的九旒袞冕與黑紅衣裳,隨從八人。

高睿、高延宗作為諸侯王,打一頂華蓋與一團雉尾扇,頭戴插貂籠冠,穿曳地寬袖長衫,高孝瓘爵位雖然封了樂城縣開國公,官位隻是通直散騎侍郎,因此與其他侍臣一起按照三至六品的規製,帶三名隨從,打一把傘與兩把團扇,而又因為宗親的身份,處在高睿身邊。

就在各人準備的時候,忽然有僧人通報,又有一隊人馬上山,是平陽王高淹的車駕。

這倒是讓太子一行人頗為驚異,高睿問起,法上神色自若:“前些日子,平陽王曾說過要來本寺禮佛,未曾想是今日,不知太子……”

高殷若有所思:“那就稍等一會兒,和皇叔一同供養吧!”

法上領命,眾人暫時歇息,懂行的人卻知道其中有貓膩。

法上有一百種辦法將兩行人隔絕開來,哪怕是同一日,也有辦法不讓太子和平陽王撞上,如果他連這點控製力都沒有,就當不得齊國佛教領袖。

然而偏巧是今日,他還主動說給太子聽了,這代表他對這件事早有所知,甚至是出於他的安排,想必背後有更高一層的授意,也就是……皇帝。

高孝瓘、高延宗還年輕,領會不到這一層,以為隻是湊巧相遇,惟有高睿、高歸彥、畢義雲等少數人明白。

片刻過後,法上身邊的親隨退出兜率堂,很快,一名二十六歲的華服青年急匆匆踏入堂內。

“太子何在?臣不知鶴驂在此,未能全禮而迎,還請太子恕罪!”

作為高歡之子,高淹的賣相也十分不錯,星目劍眉,麵如粉玉,令人忍不住心折。他握有的權力也相當巨大,作為齊國此時的京畿大都督,高演手中掌握二十萬京畿兵,其中的兩萬五千被高洋劃撥到了大都督府,饒是如此,高淹手中仍有十八萬的軍力。

因此齊國內部能讓他畢恭畢敬的人很少,高殷就是其中一個。

“皇叔客氣,折煞我也!”高殷走過去拉起高淹的手,興高采烈地說道:“我今日代父皇供養舍利,還說第一次來,有些緊張,沒想皇叔恰好同來合水寺,若能指點一二,那可真是幫了我大忙!”

高淹是合水寺的常客,不僅因為他和王妃馮娑羅都虔心信佛,還因為馮娑羅在四年前去世了,深愛馮娑羅的高淹在合水寺為她供了個牌位,時不時會來看她。

聽高殷這麼說,高淹先是拒絕,但高殷接下來的話,讓他無法忘懷:“皇叔思念愛妻,平日多為其祝禱,我替父皇供養,也希望皇叔與昭妃能沾些佛光。為釋迦牟尼佛供養舍利,必得佛主眷祐,百邪退避,馮昭妃也能添些功德,若能塑金身、成果位,必於夢中與皇叔相見。”

高淹被這番說辭打動,取下手臂上的珠串,閉目喃喃,一會兒後睜開雙眼,笑道:“既如此,多謝太子厚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