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蜂蜜(1 / 2)

倒不是說《蜂蜜》有多驚豔,而是太適合電影節,太符合評委的口味了。

大量的固定鏡頭、長鏡頭,長焦微距……再加上台詞少,風景漂亮,故事平淡,文藝元素拉滿了。

還有形式,賽米·卡普拉諾格魯才是玩形式的高手,人家直接把一部超長的電影分成三部曲,然後用倒敘的方式來拍。

大家看完《雞蛋》隻是覺得電影沒拍完,有很多不能解釋的地方;看完《牛奶》才發現兩部電影有點關係,應該是續集,有些關聯。

直到看完《蜂蜜》,眾人才恍然大悟,所謂的“營養品三部曲”其實是一部電影,故事是倒敘,從《蜂蜜》到《牛奶》,最後才是《雞蛋》……

這讓不少文藝電影愛好者高潮了,他們就喜歡這樣的電影。

至於劇情,講述的就是主人公約瑟夫兒童時期的經曆,算是給前兩部電影解惑了。

在《蜂蜜》中,約瑟夫是一個自閉症患者,同時有比較嚴重的結巴,他生活在土耳其的山區,一家人靠養蜜蜂,割蜂蜜為生。

約瑟夫隻願意跟父親說話,然而他的父親死了,死於采蜜,也死於生活。

到了《牛奶》,就是青年約瑟夫,他和母親生活在一起,平時幫母親賣牛奶。

約瑟夫終於有了愛好,他喜歡寫詩,孜孜不倦地投稿,他的自閉症好了一些,但沒有完全好,還遺傳了父親的癲癇病。

而到了《雞蛋》,約瑟夫人到中年,去了首都伊斯坦布爾,開了一家二手書店,算是把愛好變成了興趣,還出了幾本詩集。

但他的生活沒什麼改變,癲癇也沒好。在得知母親去世以後,約瑟夫回到了家鄉,安葬了母親,然後和照顧母親的年輕女人相愛,留在了那裡,就像他的父親一樣……

這就是三部電影的劇情,不連在一起確實看不明白。可當導演揭曉謎底之後,順著看還是挺有感覺的,像是一個快要死掉的人,回顧了自己平淡的一生。

但是楚囂不愛看這種電影,說老實話,他還是喜歡故事性比較強的電影,至少要把故事講明白。

而《蜂蜜》沒有。

電影中出現了大量的背影,毫無意義的長鏡頭和空鏡頭,還有永遠不停的雨聲,真的很催眠……

楚囂就眼睜睜地看到好幾個記者和觀眾呼呼大睡,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觀影體驗……

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攝影太出色了,尤其是拍風景的時候,每一幀都是大自然原始的韻味。

真正的詩和遠方……

看了《蜂蜜》,楚囂甚至都想去土耳其看一看了,可見這部電影的鏡頭有多漂亮。

當然,楚囂也挺擔心,他真怕這幫評委喜歡這個口味,主題先行在什麼地方都討巧。

就像《邊境風雲》一樣……

《蜂蜜》的威脅比《影子寫手》強太多了,楚囂立刻找來李曉平,讓她去聯係K2的人,商量一下如何公關。

楚囂則是帶著思思繼續看電影去了,他的心情不算太好。

不過第二天場刊出來,楚囂的心情就好了一些,因為《蜜蜂》的評分不低!

高達2.8分!

聽起來可能挺奇葩的,滿分4分,2.8分還算不低?

真不算低了,這個分數可以排在第三位……

柏林的官方場刊《銀幕》發表了第一期,排名第一的是俄羅斯電影《我是怎樣度過這個夏天的》,3.1分。

嗯,拍的是北極圈的故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