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真不愧是楚作家(1 / 2)

金部長驚訝的原因很簡單,他沒想到楚囂對韓國電影的製作流程,或者說是分賬模式這麼了解,一上來就指出了核心問題。

韓國電影分賬模式大體上和中國差不多,總票房出來以後,先會扣除10%的附加稅和3%的電影發展資金,剩下的才是可分賬票房。

假設一部韓國電影的票房是一億人民幣,可分賬的部分就是8700萬。

院線方麵會拿走45%-55%,發行費是10%-17%,我們都按照最低的計算,8700萬還剩下3915萬。

這部分錢還不能歸製作方所有,要和投資公司分賬。

在韓國投資電影,投資公司要和製作公司分開,大概是四六分賬,投資公司占六成。

也就是說剛才剩下的3915萬票房,投資公司隻能拿到2349萬,所以韓國電影一般都有一個損益點,超過這個點,才代表著投資公司會賺錢。

反過來計算一下,如果楚囂以投資公司的身份介入投資,他能拿到手的分賬票房也就24%左右,這還是對方不坑人的情況下,但凡多弄一點宣傳成本,院線和發行公司多收一點發行費,幾乎就是個血虧的下場。

而製作公司就不一樣了,不管電影賺錢還是虧錢,他們大概率都是盈利的,當然,他們要付員工的工資,虧太多也不行。

不過韓國電影公司一般也不靠這玩意賺錢,他們靠的是產業鏈。

用希傑舉例,他們既是投資公司,也是製作公司,還是發行公司,最扯的是希傑旗下還有院線,在韓國的市場占有率超過40%。

這就意味著人家一部電影從頭吃到尾,如果楚囂盲目投資,就隻能參與一點點的分賬,讓人當冤大頭宰。

這回知道金部長為什麼驚訝了吧?

SbS也有投資、製作、發行部門,甚至還有院線,他們確實想要投資電影,但如果答應楚囂的要求,就意味著要損失不少錢。

金部長沒有權限答應……

“楚作家,這個我做不了主。”

楚囂自然清楚這一點,他要加碼,刺激一下SbS,“金部長,除了三部電視劇以外,電影的劇本我也準備好了。”

楚囂從包裡掏出一遝A4紙遞了過去,金部長下意識接了過來,看了一眼,隨口嘀咕道,“《老手》?”

《老手》就是《大人物》——今晚所有消費都由趙公子買單……

當然,這部電影並不算火,口碑也就那樣,大家比較喜歡的原因,可能是裡麵包禿子被打得比較慘。

但是《大人物》賺錢了。

成本5000萬,票房3.8億,賺了8000多萬。

在韓國也是大賺特賺,《老手》的成本更低,60億韓元,也就3000多萬人民幣,損益點是250萬觀影人次,最終票房是1340萬觀影人次。

賺翻了。

哦對了,韓國一般不說票房數字,而是以觀影人次來統計票房,也是閒的。

《老手》的觀影人次換算過來就是9300萬美金票房,折合人民幣6.3億,這個成績,在楚囂穿越過來之前,還是韓國影史票房前五。

3000萬成本,票房6.3億,放在中國也是以小搏大的典型了,楚囂肯定不會放過。

最重要的是,這種電影非常好拍,就是簡單粗暴的流水線商業電影。

內容就是大哥成的《警察故事》,一個不太招人待見的警察排除萬難破案的故事,結局就是正義戰勝邪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