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甩鍋(2 / 2)

半島電影 太XL 3837 字 20天前

最有爭議的朱熹思想:“存天理,滅人欲”

《朱子語類》中記載朱熹的話:“飲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吃飯,天理,總想吃山珍海味,就是人欲。

一夫一妻,天理,想要妻妾成群就是人欲。

朱夫子的人欲,說的是過度的欲望。

當然現代社會,自己賺的錢吃什麼都沒人管,朱夫子見到現代人都能吃飽,他也會很高興。

趙世勳手中的兩塊麵包,就像兩隻大龍蝦,吃一隻扔一隻就是浪費,這是破壞天理的,要是兩隻都吃下去,這是個人的事,也是沒有人說什麼。

學到什麼,才是重要的。

就像女生穿高跟鞋,就讓趙世勳想到裹小腳。

近代把裹小腳的鍋,全部甩到滿清和朱熹的頭上。

近代人認為,朱夫子的滅人欲,就是提倡女性裹小腳。

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朱夫子再傳弟子車若水在《腳氣集》中寫道:婦人纒腳不知起於何時,小兒未四五歲,無罪無辜而之受無限之苦,纒得小來不知何用?後漢戴良嫁女,練裳布裠,竹笥木屐,是不乾古人之事,或言自唐楊太真起,亦不見出處。

元代伊世珍《琅嬛記》中也有婦女纏足的記錄。…

趙世勳查閱過曆代《典章製度》,還有民間記錄,可以確定,纏足在隋朝就有記載,民間故事記載,說的事隋煬帝的故事,女子走路似如蓮花,讓隋煬帝賞心悅目。

第二個故事就是唐後主李煜,他的後宮中有一個舞女窅娘,美麗多才,能歌善舞,窅娘以絲綢纏腳,纏成月牙的樣子,再穿上華服在蓮花台上翩翩起舞,從而使舞姿更加優美動人,舞動起來驚若天仙。

就這樣纏足在宮廷之中流行了起來,民間看到後也紛紛效仿,便流傳於世。

女子纏足與穿高跟鞋沒有任何不同,沒有自願不自願之說,古代農家女肯定沒有纏足的資格,就像16世紀末,高跟鞋才成為貴族的時尚玩意,貧民之女沒有資格纏足與穿高跟鞋。

簡單來說就是供求關係。

男人喜歡小腳女人,或身材高挑女人,當女人不能滿足男人的需求,隻能摧毀自身來完成。

你不願意摧毀你的身體,還有無數女人來自毀。

高跟鞋與裹腳沒有本質區彆,古代女人同樣是自願裹腳,後來家人強迫也是要找個好夫家,把自己包裝成大戶人家。

古代也可以選擇不裹腳,官方從來沒有提倡過,甚至明令禁止過。

這就是人性的本質。

平民婦女想要融入上層圈子,顯示自己曾經闊過,或者想當小姐的心氣,選擇裹腳自殘。

最起碼後唐就有婦女裹腳,朱夫子當時還沒有出生,這口黑鍋,朱夫子背的冤枉。

女為悅己者容。

果然是至理名言。

回到宿舍後,給《文化日報》文編輯打去電話。

“文哥,報紙銷量如何?”

已經認識一段時間,偶爾打電話聯係,趙世勳與文時元熟絡起來,不再叫文編輯,改口叫文哥。

“世勳,你是想知道《醉畫仙》反響如何吧?”

“哈哈,還是文哥聰明,我這不是怕《醉畫仙》被換下來嗎?”趙世勳說道。

“暫時沒有問題,報紙銷量持平,報社專業作者不多,《醉畫仙》雖反響不大,還是有讀者打電話過來詢問。”

他有些竊喜,想要知道是不是關於他的。

“是有關我的嗎?”

“不是,是問張承業的畫值不值錢。”

靠!

罵了一聲。

報紙銷量沒有下降就行,趙世勳也放下心,賺稿費他就知足,要是能一直賺就好了。

和文時元寒暄幾句,掛斷電話。

人們不關心《醉畫仙》,反而關心起張承業的畫作。

這真是給他人做嫁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