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銘能夠真正行使他的副經理權力。
搞錢自然很容易。
不提彆的。
如果他大權在握——
僅僅隻是工程科下屬的項目經理們,溜須拍馬,向他表達心意。
就能讓他得的錢包變得鼓鼓的。
再加上,李銘還可以在項目材料采購上——
分上一杯羹。
僅僅隻是這兩種撈錢手段。
就足以保證,李銘會得到源源不斷的進賬。
每個月幾十萬輕飄飄。
甚至撈個上百萬,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前提是,李銘必須大權在握才行。
然而,悲哀的是。
李銘基本處於被架空狀態。
基本沒有什麼權勢可言。
他的權力延伸範圍,小得可憐。
隻有工程科少數幾個項目經理,選擇向他投靠。
而這幾個投靠的家夥。
都受到了高林的打壓。
接手的,都是油水很少的小項目。
他們自己都搞不到幾個錢,自然也沒有能力孝敬李銘。
即便孝敬,也隻是對李銘來說,微不足道的幾個小錢。
這種小項目。
在材料采購上,油水非常有限。
不止項目經理搞不到幾個錢。
即便李銘親自插手其中。
所得到的好處,也非常有限。
因此,在額外收入持續很低、甚至入不敷出的情況下。
李銘不得不把主意打到了項目的人工上。
在裝修工程中,成本主要就是兩個方麵,材料費和人工費。
通常,材料費是最容易動手腳,也是最容易獲得外快收入的。
而人工費,比較透明。
做手腳比較困難。
而且,風險也相對較大。
一般情況下,李銘很少在這方麵斂財。
除非,項目造價很大,再加上負責施工的。
是與李銘有某種關聯的施工隊。
李銘才會在人工上撈一筆。
但在李銘調任臨海分公司之後。
這兩個條件,都不滿足。
李銘也就沒想著,在人工上牟利。
然而,隨著經濟狀況越來越糟糕。
迫於無奈的李銘,不得不改變初衷。
畢竟,小項目的人工費,相比於材料費,油水還是稍大一些的。
具體來說,李銘是這樣操作的——
他通過幾個小項目的項目經理,安排、更換項目施工隊。
從施工隊負責人手中,賺取一定的好處費。
也就是所謂的回扣。
回到這個項目本身——
孫海光在接手這個項目後。
按照李銘的指示,隨便找了一些借口。
把原本的施工隊清退出去。
轉而換上了李銘安排的施工隊。
多年來——
與李銘合作過的施工隊,有好幾個。
通過這些施工隊的負責人。
李銘著實撈到了不少好處。
但是,這些施工隊,都是頗具規模的隊伍。
一般的小項目,對方還真是不怎麼感興趣。
尤其,這些隊伍主要在陽城接項目。
如果是大型項目,即便是遠道來臨海。
他們肯定也都甘之如飴。
畢竟,沒有人會跟賺錢過不去。
但如果項目很小。
這幾個與李銘合作過的施工隊負責人。
都沒什麼興趣,千裡迢迢的來臨海。
沒辦法,李銘隻能臨時通過一個朋友——
介紹了一個臨海本地的小施工隊。
與施工隊的負責人王峰見過麵、談好條件後。
李銘便將他介紹給孫海光。
很快,簽好合同後,王峰帶領手下的隊伍進入現場。
李銘的麻煩,就是這個小施工隊帶來的。
回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