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清風拂山崗(二合一,求發電)(1 / 2)

上次來平陽府考府試,幾人很想去賢山寺,結果走錯路,誤入無名的寺廟。

如今一年時間已過,秦扶清也想再去瞧瞧那條通往寺廟的路可有鋪好。

告彆牧童,他慢悠悠朝賢山的方向走去,賢山腳下依舊一片好風光,比之去年,好像更加熱鬨。

通過無名廟的路上,沒了灰衣僧人鋪路的背影,倒是有不少背著東西的農民走在這條路上。

一路上都有青石板,靠近懸崖邊的路,還有人牽了粗麻繩做阻攔,山上景色大好,暢通無阻地抵達山頂,這裡的風景已經和去年有所不同了。

最入眼的,就是寺廟門前搭起的草棚,草棚裡有人居住,有人在砍柴,有人在挑水,還有在菜地裡捉蟲除草的。

去年他們幾人來此時,山上不過五個僧人,現在放眼望去,草草一看,竟然有一二十人。

這些人身體算不得強健,眼神也不似尋常百姓。

秦扶清信步走入寺廟,摒塵正在清掃院子裡的浮塵和落葉。

見有香客來此,便雙手合十,道了聲:“阿彌陀佛……”

“摒塵大師,是我,秦扶清。”

“原來是秦施主啊!”摒塵大喜抬頭,連忙走過來相迎接,雙手握住秦扶清的手,喜笑顏開道:“秦施主可是來參加院試的?老衲一早就盼著施主來此了。”

秦扶清含笑點頭:“正是來趕考的,不過還未開考,四處走走,大師最近如何?可又有什麼收獲?”

摒塵隻笑不語,拉著他道:“秦施主隨老衲到處走一走,看一看吧。”

寺廟還是那麼大的寺廟,除了門口多的草棚,廟後多開了幾塊地,較遠的地方建了混廁,也瞧不出來有什麼大的變化。

“施主看出來什麼了麼?”

“這麼些是誰?”秦扶清好奇問摒塵大師,這廟裡乾活的除了僧人,還有些明顯不是僧人,隻是普通百姓。

為何會在此勞作呢?

摒塵大師大笑幾聲,對秦扶清道:“這都多虧了去年秦施主留下做豆腐的方子呀!平陽府每年都有人流落街頭,若是下幾場雪,這些人沒有吃的也沒有禦寒之物,隻怕早都魂歸黃泉了。”

摒塵大師不忍見這些可憐人死去,便帶著廟裡的僧人下山,將這些人帶回山上,教他們搭建草棚以禦寒,趁著天氣好時在山上收集柴火。

和尚們種的菜吃不完,便叫這些人背到山下賣掉,換來的錢就用來買黃豆,一整個冬天,他們就靠著吃豆腐喝豆漿,硬生生撐過來了。

摒塵共救助二十七人,其中九人開春後下山離去,還剩下十六人暫住山上。

他們無家可歸,摒塵也不好趕人,便教他們在山上開荒,鋪路,建房子。

“還有一個好消息,老衲的寺廟在官府那裡也有了文碟,日後秦施主再來,這可就不是一間無名寺廟了。”

它有了新的名字,名為普安寺。

秦扶清眼中閃爍著訝異的光,這一路走來,他從不覺得自己做了很多好事,見到那兩個牧童時,他仍在想自己何時才能為天下做些好事。

可什麼才叫為天下呢?

安溪江邊遇到的琵琶女,是不是天下的一份子?

平陽府裡爭搶閱覽小報的讀書人,是不是天下的一部分?

甚至眼前這座小寺廟。

古時彆說技藝方子,就說大戶人家看病的藥方,也絕不會輕易傳給他人。

這都是錢買來的,誰會隨手一拋就把這些東西轉贈他人?

秦扶清卻是不懂。他前世的世界觀早已定型,網絡世界裡分享什麼的都有,彆說做豆腐這麼簡單的事情,就說造紙釀酒製墨甚至一些非遺文化,也都靠網絡傳播來續命。

一件事物,了解它的人越多,越不會失傳。

物質生活豐富,人們也變得樂於分享。

可在古時候,一切都是相反的。

沒錢沒渠道想讀書看病,想學技術改變命運,不吃剝皮抽筋之苦,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

秦扶清隻是善意地隨手贈給幾個僧人做豆腐的方子,怎麼也想不到這麼小的舉動會救下一二十條人命。

摒塵問他在想什麼。

秦扶清對他說了自己的誌向,還有心中的迷惘。

二人在菜畦邊散步漫談,看山頂雲卷雲舒,享受清風拂麵。

摒塵告訴他,人的善意就像這山間清風,風本無意,可這山間草木春澤,俱受風恩。

路就在人腳下,奔著目標埋頭走去,他自能掀起人間一片清風。他日做了那山頂不落的頑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旁人雖不能至,也能心向往之。

何必將管製傾天濤浪的艱巨任務,扛在自己一人的肩頭呢?

二人年紀相差四十有餘,一個是僧,一個是儒,此刻交談起來,猶如魚水般相融。秦扶清隻覺得腦海中某條困住自己的線,好像又鬆動了些。

他隻管做自己,做自己的路上,就能帶給這天下一些小小的改變了。

眼看著夕陽漫山,層林儘染,秦扶清心服口服,雙手合十誦了聲佛號:“多謝摒塵大師開導,我已明白腳下的路該如何走了。”

“阿彌陀佛,”摒塵大師歎道:“像秦施主這樣智慧出塵的人,天下也難找幾個,施主不過是人在山間不知路,無需自誤。”

二人回到山頂寺廟,到山下賣豆腐賣菜的百姓已經回來,和尚們不需掙錢,可這天下多少人,都是有了幾錢碎銀才能活著。

“秦施主要不要留下來吃頓齋飯,明日再走?”

眼看著太陽都快落山了,摒塵大師出聲留客。

秦扶清道:“我倒是有心留下,隻是城裡有好友在等著,若我不回,隻怕他今夜都無心睡眠。”

摒塵大師麵露遺色,剛想說就此作罷,一旁擔豆腐下山賣的小販猶豫著走過來道:“摒塵大師,俺腿腳快,要不俺去報個信,讓秦恩公留下來吧。要是俺趕不上城門,在城裡也能找個角落湊合一夜。”

這小販名叫麻五,是摒塵從山下救回來的可憐人之一。

他本就是郊外地主家的長工,無父無母,形影單隻,又好死不死得了水痘,主家一發現,就不顧他死活將他扔到山溝子裡,讓他自生自滅。

摒塵救的第一個人,就是麻五。

那日他下山途中,聽到山溝子裡有人聲,便叫來僧人一同下到山溝裡,發現了臉上發滿水痘的麻五。

和尚也怕死,可他們更不忍心見麻五這樣痛苦死去。

摒塵找了兩個發過水痘的人,用麻繩捆著麻五將他救上來,在寺廟後院單為他辟出一間房來,找人伺候著。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