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開窗理論(1 / 2)

抱樸粘秦扶清粘的緊,吃飯時要挨著他坐,聽話也隻聽他的。

殷傑他們幾人早就見怪不怪了,秦扶清的好人緣,在麵對孩子時更上一層樓。

他家中那些個兄弟姐妹,誰提到秦扶清都是一臉崇拜。

就連秦扶義,小時候與秦扶清吵鬨成那樣,心裡也還是偏向喜歡這個弟弟。

晌午石氏親自下廚,做了一大桌飯菜,王寶達買回來的鹵味,也擄獲了老師師娘的胃口,這家鹵貨滋味確實不錯。

城裡好多人都喜歡吃上這家,關於這家人的消息,也就多了起來。

王寶達給大家講,說做鹵貨的這家人祖上是北方的,後來遭兵災逃到南方,然後又遭水災逃到這裡來,見安溪縣的生活安然祥和,地傑人靈,便在此停留。

鹵味店的東家姓範,家中人口不少,三個兒子,各自娶妻生子,第三代的孫子都已經十好幾歲了。

一家一二十口人,租了州橋附近的民居,擠進去,瞧著可憐的很。

他家裡走南闖北到現在,一口人都不少,想來家風家教都很不錯,不團結的話,人心早就散了。

範老爺子老兩口掌握著鹵味好吃的秘方,三個兒子兒媳打下手,每日清晨去集市上買肉買菜,洗洗涮涮就是大半天。

有時候半夜就開始鹵肉,大清早那香味能飄十裡地。

聽說縣太爺都沒少叫家仆去他家中買鹵味。

確實好吃。

王寶達還道,範家有幾個孫女,瞧著都挺好,近期縣裡的媒婆都騷動了,要是範家能和當地人成了親家,以後肯定就留在縣裡不挪窩,他就能天天吃鹵味了。

一桌人聽的都笑起來,婁雨賢對這個弟子真是又愛又恨,“你要是把吃喝打聽消息的心思用在讀書上,依我看,不比扶清差!”

王寶達嘿嘿一笑:“術業有專攻,學生愛吃是天生的,改也改不了,老師,這家鹵味確實不錯吧?”

婁雨賢喝酒吃鵝肝,點頭道:“很好。”

抱樸拿著個鴨掌啃的津津有味。

“這鴨掌可是好東西,要不是我剛才趕巧,正遇到剛出鍋的,估計都買不到了,聽說縣裡的鵝掌都快被他家給包圓了,咱們縣一天又沒殺多少鵝,這一下子搞的,真可惜。”

“吃不了鵝掌,不還有鴨掌嗎?雞腳也挺好吃。”

“你不懂,鵝掌就是鵝掌,代替不了。”王寶達給大家扯了一會美食論,一頓飯吃下來和樂融融。

吃罷午飯,婁雨賢有午休習慣,幾人便要回去。

臨彆時,婁雨賢又叫秦扶清到書房。

一是問他和萬寶當鋪的掌櫃錢鑫有何乾係,上次秦扶清在金玉街撿漏的事情傳的縣裡到處都是風言風語,連柳祥貴都調侃秦扶清運氣好。

秦扶清便把當日之事給說了,要不是石明卓咄咄逼人,估計錢掌櫃也不會為他解圍,特把那幅畫送給他。

一聽又是石明卓這個老冤家,婁雨賢也無語了,“他怎麼總是看你不順眼?這次鄉試,你們肯定又在同一場,多注意些,莫叫他給你使絆子,一定要考過他,省得他如此猖狂!”

秦扶清連連點頭,“老師說得對,我知道了。”

“嗯,”婁雨賢替弟子整理衣襟,看秦扶清比他還高大半個頭,歎口氣道:“我老了,幫不上你們什麼忙,再過幾年,估計連指導你學問都做不到,你去青州,有沒有訪到什麼名師?”

秦扶清心虛地摸摸鼻子,在此之前,他都一直說有的。

婁雨賢看穿他,冷哼一聲道:“我就知道!沒彆的事你會叫含真去青州?莫名其妙建什麼女學,我前些日子寫信給我在青州的友人,才知道你做的那些事情。”

秦扶清跟在老師身後,像個小學生一樣仔細聆聽教誨,他認錯極快,不管婁雨賢說什麼,他都是:“老師,我知道錯了。”

“你,你不知天高地厚,凡是做了的事情,從不認為自己有錯,我知道,我說這些你也聽不進去,背著我還要繼續做。可是扶清啊,老師還是忍不住想勸你。”

婁雨賢轉過身來,一雙眸子裡滿是擔憂。

他和秦扶清認識十來年了,自認為對這個孩子付出很多心血和關愛。

也算了解秦扶清。

可如今,他看著比他還要高大的少年,想到這些年來相處的點點滴滴,總有種人在深山不知路的恍惚感。

他眼前的弟子,是他眼中的弟子嗎?

諷刺大儒,挑戰大儒權威,建女學,教導女子,可以說是公然與青州士人群體作對,還能全身而退。

這像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能做出來的事情嗎?

秦扶清知道,老師是真的在擔心他了。

他低下頭,輕聲道:“老師,您說,扶清聽著呢。”

“我知你心善,平日裡想的多又周到。很多大人都想不到的事情,你也能想到。你還記得強子嗎?”

秦扶清點頭,他怎麼能不記得呢。

“那時候你才多大點啊,家中貧寒,來拜我為師時,身上連件不打補丁的衣服都沒有。知道強子生病,家中困難,你想方設法地掙錢,替他看病,強子爹辦事讓人寒心,可你從來沒怪過強子。那時候老師就知道,你將來定有大作為。”

婁雨賢說的動容,讓秦扶清都有些臉紅,他有這麼好嗎?無非是想做就做,對得起自己良心就去做罷了。

“老師,弟子沒你說的那麼好。”

“你有。不止是對強子,對殷傑,對周霆,對王寶達,對蘇木,甚至對我,對你師娘,對你身邊的所有人,你都竭儘全力真心對待。你師娘看人比我準,我還沒看清你的時候,她就勸我,要向你一個孩子學習。”

“你待人真誠,總是能想的周全,若沒有你,元橋和寶達兩個孩子,不一定能走到今天這步。”

讀書也是要看天分的,天分心性運氣缺一不可。

婁雨賢教了這麼多孩子,怎麼可能不知道這一點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