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鄉試開始(2 / 2)

從安溪到平陽府,秦扶清走了起碼三次,每次再去時,都有不同的身份,若是今年考中舉人,明年春天他就要去國都參加會試了,會試由禮部主持,在天子腳下。

不知到時候會不會見到師父呢?

這樣的念頭在秦扶清腦海中閃過,很快,他就把注意力放在當前的事情上。

三日後,眾人順利抵達平陽府,拿著房契和鑰匙,秦扶清很快就找到了錢鑫在平陽府的宅院。

三進三出分大宅院,裡頭光灑掃的下人都有五六個,秦扶清拿著房契來的,自然而然就被當成了主人。

幾個下人都是簽過賣身契的,錢鑫一年到頭也不見得來平陽住幾回,他們在這大宅院裡住著,倒是比旁人還要幸福些。

秦扶清來的急,又沒提前通知,是以來時見幾個下人有些散漫,看到他拿出房契鑰匙,下人們驚慌失措,十分害怕。

秦扶清能理解,叮囑他們最近這一個月照常辦事就行,其他什麼話他都不會說。

他們三人沒有分開住,就住在前院一個院子裡,一人住一間屋子,離得近,還能有些照應。

宅院裡被褥用具一應俱全,一日三餐還有人做,倒是比住在酒樓舒心的多。

殷傑和秦扶義都是備戰到考前前一刻的那種人,秋闈之重要性不言而喻,二人都不敢有所疏漏,每日讀書寫文章練字,一點都不敢閒著。

秦扶清不得已,也被他們帶的卷起來。

原本還想去城外看大和尚一眼,現在也沒時間了,秦行閒著沒事,托他跑腿去城外山上寺廟看一看,拜訪一下救了他性命的合上們。

越是臨近考試,時間過得越慢。也不知是心焦還是如何,秦扶清每天一睜眼,耳邊就傳來隔壁二人的讀書聲,不讀吧,顯得他不合時宜,讀吧,秦扶清又覺得時間緩慢。

考試前三天,恰巧下起了秋雨。秋雨連綿,一下就是兩天,天氣越發寒冷,幸好幾人有所準備,帶了厚衣裳,不然到號舍裡待幾天,還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出來了。

鄉試隻考三場,可是每場考三日,連著就是九天,都要待在號舍裡。

進考場的人要備饅頭蠟燭等,簡直是進去坐牢的!

哪怕秦扶清已經經曆過幾次,一想到在號舍裡考試的經曆,還是覺得頭皮發麻。

他盼著停雨,有太陽在還好一些,省得凍手腳。

好在考試前一天,雨總算停了。街頭儘是被吹落的桂花,一地黃,一路鑫香。

眾人備好東西,沒敢放開肚子大吃大喝,怕概率拉肚子影響參考。

第二日天還沒亮,雞都沒鳴叫,幾人便打著燈籠,帶上收拾好的考具行囊,要去貢院了。

鄉試比較正式,各省省會都有建立專門供考生考試的貢院,通常在城東南,貢院大門正中懸掛“貢院”二字大匾。

原則上,參加鄉試的考生包括州府縣學中經過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級的生員,還有第三等的前三名,所以在參考人數上,算是一個限製。

儘管如此,參加鄉試的人數仍舊不算少。主持鄉試的考官都是從京城派遣,再結合當地官員臨時組成機構組織考試。

進入考場前,每個人都要被搜身,十幾名官兵舉著火把,將貢院外照的亮如白晝,貢院外烏壓壓站著許多考生,沒人敢說話,不知是冷,還是太困太緊張了。

秦扶清的包袱被翻的亂糟糟的,總算是過了檢查,領著號牌找號舍,從檢查開始,他就與二哥和殷傑走散了。

他算是第一批進入考場的,考場裡到處站的都是舉著火把的官兵,安靜肅穆,眼睛鄉試狼一樣盯著每一個進來的考生,看著他們拿著號牌找到號舍坐下來為止。

如果有誰遲疑,就會有官兵上去再檢查一遍,生怕出錯。

到了鄉試這一步,出成績後,需要將所有中舉的考生名字和試卷謄寫送到京城,封存備案,或許將來某一日,有人的考卷會被翻找出來。

如果出現一些問題,所有人都會受到牽連。

這些官兵看守考場,都是立下過軍令狀的,他們不敢有所疏漏。

或許是被這裡的環境所感染,秦扶清也覺得有些緊張起來。

在此之前,他並未害怕鄉試,如果非要找出些不適,大概就是要在沒有門窗的號舍裡吃住拉撒九天。

考試麼,這輩子的考試頻率放在前世,估計也就半學期的量,他早已被海一般的考試次數磨練的毫無壓力了。

考,考他爹爹的。

管他考成什麼樣子,考了就算完事。

話雖然如此,秦扶清也沒放鬆警惕。

他還牢記著自己身上背負的責任和使命,一個個的,都等著他直上青雲呢。

當然,這也是秦扶清自己的誌向。

從他決定自己這輩子要走哪條路開始,就知道自己早晚都會經曆這些了。

一直等到天亮,考生們才陸續入場完畢,找到自己的號舍,安頓好一切。

在這期間,秦扶清鋪好被褥,臨時補了個回籠覺。

今日又是個好天氣。民間傳聞,說朝廷算過風水,每年秋闈和春闈的日子都是好日子,基本上都是晴天。

不知真假,有待考據。

秦扶清倒十分盼著是真的,他有點擔心貓娃子的身體,怕他熬不過去這漫長的九天。

寒窗苦讀這麼多年,要是到頭來倒在衝鋒前,那也太難受了。

終於到了放卷的時候,有人舉著號牌,反複出聲提醒,秦扶清也終於看見了考題。

初場考試“試以《論語》《中庸》《大學》《孟子》任意一篇為文,五言八韻詩一首,經義四首。”

其中還規定了每篇文章的字數,不得少於三百字。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