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災情與法子(1 / 2)

三姑奶奶今年四十又九,比秦木橋小了六歲。她爹是個更夫,不也沒什麼本事,她長到十四歲,就說給了同村的王保。

二人成親後,陸續生了六個孩子,就養大了三個,她男人不到四十歲就走了,留她拉扯著兩兒一女長大。

唯一的女兒嫁給一個商人,嫁雞隨雞,也不知去哪做生意,斷了聯係,多少年不曾見過麵。

倆兒子都是老實本分的人,沒什麼心眼,隻有一身氣力,兄弟倆拉家裡的田,積攢些糧食銀錢,前後腳娶了媳婦,家中添丁,到如今,倆兒子兒媳都三十多歲,最大的孫子也已經娶親生子,足足四代人同堂。

家裡人口一多,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樣樣都要錢,全靠幾畝地養活,三姑奶奶沒什麼本事,從小窮苦人家長大,擅長把日子過得精細,全靠她把持家中財政,一家子才沒餓肚子。

三姑奶奶倆兒子,一個叫王強,一個叫王壯,王強有兩兒一女,王壯有兩女一兒,最大的孫子叫王亮,去年娶妻,今年生子,小娃娃才六個月大。

除了王家人,那個王更夫的表侄女,名叫碗娘,今年十九歲。

上次秦木橋回去是為了給母親遷墳,兄妹二人不曾有時間詳細敘舊,如今見了麵,從晌午敘到吃晚飯。

秦家的女人們在廚房裡忙著張羅晚飯,王家的媳婦也都過來幫忙,本就熱鬨的秦家更加喧嘩,廚房都快擠不下人了。

冬日天寒,炒了菜也很快會涼,王麗梅便煮了鍋子。

這可不是秦扶清的主意,國人吃鍋自古以來就有,畢竟在炒鍋發明出來之前,人類也就蒸煮烤之類的烹飪手段。

不過秦扶清出了點主意,讓鍋子變得更豐富了些。

王麗梅在灶台前忙活,給她燒火的是那位叫碗娘的姑娘,其他人在外頭洗洗刷刷,偶爾進廚房放東西又拿東西。

“按照輩分,我該叫你一身妹子嘞!既然來了這兒,就彆拘謹,當成自己家一樣!”

王麗梅爽快地勸慰碗娘,見這姑娘長的眉清目秀,條盤亮順,看著喜歡。

碗娘羞澀地笑笑,挽起耳邊發絲,輕柔地道謝,“給您添麻煩了。”

“說的這叫什麼話?哎,都是老百姓,要是能在自家過安穩日子,誰想逃難來?你呀,就彆多想,把這段日子熬過去就成!”

碗娘在笑,可嚴厲卻浮現出一抹憂愁來,王麗梅看出她似乎有難言之隱,便問道:“妹子,你十九了,可曾許配人家?”

碗娘道:“不瞞大姐,我嫁過人,夫君身患頑疾,我剛進門沒三天,他人便沒了。”

說著,碗娘垂淚當場。

王麗梅啞口無言,心疼安慰道:“是我多嘴問了,你快彆哭,好好的姑娘,怎麼就被人騙了?你嫁過去之前,可有知道他患病了?”

碗娘麵露哀愁,先是點頭,後又搖頭。

她命苦,爹不疼娘不愛的,知道未來夫婿是個從小喝藥的病秧子,收了錢也要不管不顧地將她嫁過去衝喜。

誰知道她嫁過去沒三天,還沒圓房,夫君病死,她成了寡婦,被婆母關在家中,隻讓她紡線,吃的是給豬煮的潲水,一口喝的都不舍得給,成天還在村裡罵她是個喪門星。

就連村裡鬨起災來,都能怪罪到她頭上。

婆母嫌她晦氣,綁了她要把她帶到鎮上賣了換錢,正好遇到遠房嬸娘,也就是三姑奶奶。

她小時候見過自己做更夫的表叔,後來他續弦時,她也曾去吃過筵席,若是換了彆時,興許她不認得表嬸娘,誰知那天走投無路,她死馬當成活馬醫,叫了聲嬸娘,二人認了親,見碗娘落魄地落淚,便又替她做主。

說來也巧,那日三姑奶奶帶著倆兒子是去鎮上繳糧稅的,看見碗娘被人捆著,穿的破破爛爛,渾身散著臭氣,問清因果後,便把碗娘的婆母當成拍花子叫罵起來。

最後仗著人多勢眾,胡攪蠻纏過後,花了兩鬥糧食把碗娘給救了回來。

碗娘被三姑奶奶帶回家,便成日地伺候三姑奶奶,王家自身難保,本想把她送回去,可碗娘跪地苦苦哀求,說自己就算回去,隻怕也是要被爹娘再賣掉。

她被王家人救了,寧死也要跟著王家人,現在天災人禍不斷,到了危急時刻,哪怕被王家人賣掉救急,她也心甘情願。

同樣是被賣,她寧願幫到王家人,也不願讓她那狠心爹娘再嘗到甜頭。

三姑奶奶見她主意堅決,相處出感情也不舍得送她走,左右添一雙筷子的事情,做主留她在家。

可若是平日裡,留個姑娘,添個幫手,少吃些飯也能熬過去,可睢縣輪番鬨災,王家自己都熬不過去,無奈之下,才求助秦木橋。

要是秦木橋沒伸出援手,說不定碗娘又要被賣了呢。

碗娘說起這些時,眼睛亮晶晶的,“大姐,多謝你們好心搭救,不然嬸娘一家都不知怎麼過冬,我給您磕個頭!”

她說著,竟然跪在灶台前,結實地給王麗梅磕了個頭。

王麗梅正在往鍋裡下丸子,一時沒反應過,受這一磕,連忙叫道:“哎呀!你這是做什麼,快快起來,我受不起,受不起!你這孩子,怎麼這麼實誠?”

她手臟著,用手臂把碗娘拉扶起來,憐惜地道:“好姑娘,來了我們家就不要多說這些,都是沾親帶故的,能幫我們也就幫了。算不得什麼,你那狠心爹娘真是夠狠的,多好的姑娘啊,他們也舍得往火坑裡推!呸!災秧貨!早晚有報應!我也有倆閨女,跟你年紀差不多大,要不是差了輩分,我真想把你當閨女一樣疼!”

碗娘聽出她話裡的真心,心頭一暖,其實來的路上她還很是忐忑,畢竟和王家人比起來,她與秦家人關係差的更多!

萬一遭人嫌棄了,誰知道要過什麼苦日子呢。

嬸娘路上向那個秦行打聽,也從鏢局口中得知了秦家的事情,才知道秦家出了個舉人。

年紀還很輕!

“大姐,你教我怎麼做你們這邊的菜,以後我來做飯吧!”碗娘一心討好王麗梅,二人按照輩分來以姐妹相稱,實際上碗娘比王麗梅大兒子還要小兩歲。

女人間一旦打開話匣子,那簡直收不住,沒多久,碗娘就知道王麗梅的煩心事,才知道她兒子都二十一了,還沒成親,相親相看了好幾個女子,都不滿意,這樣拖延下去,還不知道何時能成親呢!

王麗梅煮的鍋子更像後世的燴菜,裡頭有肉有菜,自家做的饅頭,個個有碗大,怕不夠吃,米稀飯燒的稠糊糊的。

飯菜一做好,一人拿個海大的碗,裝一碗菜,蒸好的饅頭用竹籮筐裝著端到主屋裡去,誰不夠吃誰自己夾。

這也是怕王家人初來乍到不好意思吃飯,如今一人一碗菜,肯定不會又不好意思吃的情況。

秦家十幾口人,王家十幾口人,兩大家子往屋裡一湊,寒冷的天氣都沒那麼冷了,愣是營造出趕集的氛圍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