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看不上個體戶(1 / 2)

大姑娘比三月桃花還漂亮,一雙眼睛如星似月,直勾勾盯著小夥子看,掃視他的身材,簡直要把人心看穿!

“你穿小碼就行,送你條綠格紋圍巾,換上西褲和皮鞋,一定特彆精神。”

小夥子哪還聽得見彆的話?木樁子一樣站著,臉色緋紅,頭都不敢抬。

直到當媽的給了錢,把衣服塞到他手裡,才拎著三件套一步三回頭地走了。

農機廠的女職工都自恃挺高,就算陸離離又漂亮又會做生意,那也是個體戶,不可能允許她“上門”。

“我兒子是新入職供銷社的,他們社長一眼就相中他了,給他介紹了自家侄女,門當戶對,般配得很!”

——你可彆動不該有的心思!

有這種想法的人,陸離離見得多了,根本不當回事,可羅鳳在一旁聽著就不是滋味了。

“大姐,那可得給孩子多買幾身衣服。下次我們找找看,蘇州貨的皮夾克正流行呢,也就500多塊。”

陸離離手裡的人民幣差點掉了。

她媽啥時候練出了這種懟人的口齒?!軟刀子一出,那女職工當場臉就掛不住了。

200塊一套的衣服她說買也就買了,500塊的皮夾克真不是她消費得起的。

個體戶咋了?擺攤的咋了?

姑娘是見過好東西的,你家那仨桃倆棗人家可看不上!

不過,羅鳳到底是沒乾過這種事,聲音細細的,聲調也不高,聽上去就像是真在為客戶考慮。

那女職工勉強笑笑,含混道,“等你們有貨的再看。”

羅鳳第一次感受到做生意的另一種辛苦。

不是身體上的累,不是心理上的壓力,而是來自周圍人的無形“鄙夷”。

人們看不起個體戶,生活上卻離不開個體戶。

誰家買個啥東西,還都往國營商場跑啊?誰還不是靠著街邊小攤日常過活。

上午來買衣服的方廠長,看著又有家世又有地位,人家都誇她家離離是“盤活市場經濟的新青年”。

你倒好,就因為你兒子多看我女兒兩眼,就陰陽怪氣地諷刺我家女兒?

羅鳳慶幸自己記得,謝燼的皮夾克是500多塊的蘇州貨,她是見過真貨的,就算是充門麵也不露怯。

結果前一秒還挺得意的女職工,下一秒就灰溜溜地走了。

妹妹說得對,人善被人欺,有些人就是會對你指指點點,吹毛求疵。

以前要是她有這種認知,女兒也不會被陸老太一家欺負到跳河。

越想越是這個道理,羅鳳心裡的底氣長了很多,待人接物也更爽利起來。

忙乎一中午,賣出去六套,加上早上的三套,現在陸離離已經拿到1800塊的收益。

不僅回本,還已經賺出了400塊利潤。

以陸離離的想法,她覺得應該收攤了。

她有兩方麵考慮:一是羅鳳第一次出攤,身體和精神都有壓力,不宜太急;二是羊毛大衣的銷路很好,她要讓這批客戶去宣傳。

“饑餓營銷”在陸離離看來是消費主義的陷阱,但不得不說,非常好用。

等到還在觀望的人發現,其他人都穿著精神的新款,賣貨的人卻找不到了,那種焦躁心態最容易成交。

可不等她跟羅鳳商量,就見餘主任急匆匆地從農機廠跑出來。

“丫頭!丫頭丫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