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歌居然開著一輛邊三輪摩托!
這種摩托俗稱“挎子”,就是在二輪摩托旁邊加個能坐人的車鬥。
因為做過很長時間的警用車,熱衷潮流的“新青年”們對其青睞有加,在八九十年代很是風靡過一陣。
沒想到謝燼找的這位“向導”,居然是個這麼新潮的人!
陸離離捧著頭盔,愣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戴上,自己戴好後,又去給羅鳳戴。
“媽,這是頭盔,是保護你的。你就坐邊鬥裡,手握著把杆,更安全。”
褚歌跨坐在駕駛位,懶洋洋的樣子,臉色雖冷,卻也沒催她們。
“褚姐,我要去服裝批發市場,麻煩您帶路了。”
陸離離坐在褚歌後麵,嘴上說得客氣,兩手卻緊緊抱著她的腰。
第一次坐這種摩托車,陸離離也很緊張啊。
褚歌叼著一支煙,摘下掛在領口的墨鏡,瀟灑戴上,一腳油門“轟”地一聲,出發了。
批發市場臨近火車站是基本規律,南廣是華國服裝業出貨量50以上的城市,在往後數十年裡,都有著最前沿的一手貨源。
1988年,服裝業處在最繁盛的野蠻生長時期,彆說統一管理批發市場了,如果沒有熟人帶路,隻怕連入口在哪兒都不知道。
褚歌開車風馳電掣,短短十幾分鐘,就帶她們到了南廣最著名的西葫蘆批發市場。
無數攤位擠滿大棚式的街區,很少有人弄櫃台,多數都是個小攤位。
一塊油布鋪在地上,攤主從蛇皮袋裡倒出來衣服,花花綠綠堆滿地。
“10塊三件襯衣!”
“剛到的皮鞋,15塊一雙!純牛皮!”
“外貿西裝25塊一套!”
進貨的人同樣背著蛇皮袋,直接抓起來就往裡塞。
買賣雙方都很默契,沒人扯皮價格,沒人翻看質量,似乎都習慣於這種效率極高的銷售方式。
攤位上各類口音夾雜,陸離離一家家看過去,掃過一圈也就知道這裡的貨品層次了。
羅鳳緊跟在女兒身邊,怕擁擠的人群推倒她,也怕本地人欺負她們外地人,占女兒便宜。
陸離離來批發市場的目的不是進貨,而是要摸清市場價格和產品品質。
南廣發展雖快,但和川州一樣,低質量的產品充斥著最廣大的消費市場,可這些服裝不是她想要的。
她最終是要到春輝服裝廠看貨的,提前來批發市場走一圈,也是給自己長些底氣,省得在段平老丈人麵前露怯。
西葫蘆市場麵積廣大,但值得陸離離停駐的攤位並不多。
有幾家攤位的衣服品質確實不錯,攤主看她一個漂亮大姑娘過來,都急吼吼地跟她說話,甚至還有要上手拉她的!
幸虧褚歌跟在旁邊,她都不用說話,明黃色皮衣、大波浪頭發,往前一站,那些不知出於啥心理的攤主,就都縮手退後了。
謝燼給她找來的這個“向導”,果然是幫了大忙。
陸離離忍住心中不正常的咚咚亂跳,抱歉地對褚歌說,“褚姐,這裡的貨我看完了,我們走吧。”
褚歌二話不說,扒拉開人群,帶著她們離開了西葫蘆市場。
從人擠人的批發市場出來,陸離離已經一頭薄汗,羅鳳也熱得臉色發紅。
南廣的溫度比北山省高很多,娘倆都穿著棉衣棉褲,不熱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