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十一年八月,嚴嵩進內閣取代夏言,皇帝難道真的動手了?夏言如果真的有這樣的野心,那為什麼曆史上一點記載都沒有?
馬小帥經過仔細分析調查,這才搞明白了怎麼回事兒。夏言當上首輔之後,跟以前的表現完全不一樣,以前是完全是投靠皇帝,現在想怎麼乾,我就怎麼乾。
夏言對於文武大臣,那是我讓你做什麼你才能做什麼。對於皇帝就是陽奉陰違,表麵上答應的好好的,背地裡就開始搞小動作,有時候呢,還會做重大變通,甚至隻完成其中一部分。
夏言這個時候已經不猜測皇帝怎麼想了,而是自己想怎麼乾就怎麼乾,有什麼問題當麵就提出來,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
馬小帥就覺得奇怪了,夏言你是真不懂還是假不懂?雖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終究是給皇帝打工的,說白了就是一個白手套,你怎麼敢這麼乾呢?
要說一個人得到權利之後,就會變得狂妄,如果夏言造反,自己想當皇帝,這倒是可以理解,畢竟承擔的風險,跟最後的收獲那肯定要相同的。
如果說隻是為了弄死皇帝,然後當個權臣,這好像有點說不過去,就算太後想來個垂簾聽政,也有人配合不是!
難道夏言和太子的母親勾結在一起?這也有點不對呀,以前的時候,夏言寫青絲的水平非常高,但是現在就不行了,不是用以前舊的,那就是濫竽充數,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改變呢?
要麼這個人改變了,要麼就是這個人最重要的狗頭軍師變了,否則不可能產生這樣的結果!人的水平不穩定,忽高忽低,這個倒是有可能的,但是你不能相差的太大,像這樣階段性的好,階段性的表現非常不好,這就奇怪了!
如果說青詞這玩意兒屬於才華,那嘉靖皇帝穿道袍,還給這些大臣賞賜一些標準的衣服,皇帝都讓你們穿了,夏言居然又提出了反對,從以前完全支持皇帝,到現在的直接反對,而且堅持自己的原則,簡直就是鶴立雞群,猶如黑暗裡麵的燈泡,那是閃閃發光發,讓皇帝都下不來台,不但讓皇帝感覺沒麵子,還有一種被打臉的感覺。
都說要巴結領導身邊的工作人員,那在古代就得巴結皇帝身邊的宮女和太監。夏言沒有當上首輔的時候,經常給人送禮,哪怕是一個小太監,也會給銀子,可是就是當上之後就變了。
以前那個熱情大方的夏言,現在變得非常傲慢,根本就看不起皇帝身邊的這些人,哪怕是傳遞聖旨的太監,簡直就像下人一樣,夏言都改變,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的,好像這個人被換了一樣?
難道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雙胞胎?兄弟,兩個經常調換身份,因為這兩個人的水平不一樣,所以才會存在階段性的變化。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那就可以完美的解釋了,一個特彆會做人,一個特彆不會做人,一個特彆有文化,一個特彆沒文化,可是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