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
他們回到了浩然,夢也該醒了,他們注定各自散去,繼續自己的前程。
他們需要活在現有的框架裡。
他們不再是軍人,至少不再是忘憂軍的兵士,可是先生還是先生。
他們仍然可以當先生的學生。
而學生見了先生,本就該行師之禮不是嗎?
所以。
他們用讀書人方式,在離彆之際,致敬這位先生。
書生如舊。
亦輕輕點頭。
接下來是佛門的和尚和十萬眾。
儒家的舒小儒和儒州的讀書人們。
狼荒的赤瞳和十萬妖。
劍氣長城的年輕人....
泰山。
青兒。
歸玄
......等等等!
他們於雲舟揚帆過時,在夕陽下,皆整齊拜見那先生。
自始至終。
沒有一人開口,可是那長袖舞風聲,卻是滔滔不絕。
然。
於天幕之上的聖人們而言,此時便是有聲,亦是震耳欲聾。
至少此刻,他們久久不能平靜。
當他們看到方太初拜下去的時候。
上四州的聖人就懵了。
當塗空兒再拜下去的時候。
八荒的聖人們也懵了。
接著。
當他們看到百萬修士,十二方陣一片接一片拜下去的時候,腦海裡宛若有無儘的炸雷,由遠及近的在瘋狂嘶鳴。
耳畔嗡嗡作響。
識海沸騰不休。
徹底淩亂在了風裡。
世界於他們是安靜的,萬籟俱靜。
可眼前一切是喧鬨的,嘈雜不堪。
他們看到了當今整個浩然天下,最優秀的後生們,對著一個少年低下了頭。
老的。
小的。
男的。
女的。
是人。
是妖。
皆對一人躬身,行弟子之禮。
其表恭敬,肅穆。
眼中崇拜,敬重。
他們看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炙熱。
可那個少年,那個書生,明明隻是一個區區九境的修士,一個放在這片天下,微不足道的存在。
一個在他們眼中,宛若螻蟻的生靈。
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此時此刻,卻讓整個浩然天下的天驕們,儘低頭。
他們聽聞。
有人管那少年叫先生。
他們看到。
整個浩然天下的天驕們齊拜了這位先生。
凝視眼前這一幕。
他們的眼中,神色交替變化,一開始是懵懂,隻感覺雲裡霧裡。
在然後是震撼,覺得不可思議。
而後漸漸彷徨,依舊不知所措。
直到最後,他們竟是有些嫉妒,或者羨慕,不自然的帶入,心想若是站在船頭上的是自己。
那該多好。
這一刻,他們甚至不自然的將這位少年拿來和三教祖師,兩大妖帝去對比。
比起五位神話,小小少年又會如何?
當論眼前一幕。
自是想來,不遑多讓吧。
但聽風中,有一老叟,撫著長須,輕聲感慨,念的是。
「雲間貴公子,玉骨秀千秋。」
「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諸聖垂目,默不作聲!